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2.1 归纳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1.2.2 数理分析方法 | 第20页 |
1.2.3 比较分析方法 | 第20页 |
1.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0页 |
1.3 论文框架与结构 | 第20-23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5-49页 |
2.1 资本成本内涵的界定 | 第25-30页 |
2.1.1 国外学者对资本成本内涵的界定 | 第25-26页 |
2.1.2 国内学者对资本成本内涵的界定 | 第26-28页 |
2.1.3 本论文对资本成本内涵的界定 | 第28-30页 |
2.2 资本成本测度及测度模型的研究 | 第30-37页 |
2.3 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7-47页 |
2.3.1 公司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 第37-40页 |
2.3.2 行业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 第40-41页 |
2.3.3 制度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 第41-47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47-49页 |
3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模型及选择 | 第49-79页 |
3.1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的理论基础 | 第49-51页 |
3.2 基于已实现收益的风险补偿模型 | 第51-56页 |
3.2.1 经典CAPM及扩展模型 | 第51-53页 |
3.2.2 APM模型 | 第53-54页 |
3.2.3 FFM模型 | 第54-55页 |
3.2.4 五因素模型 | 第55-56页 |
3.3 基于预期收益的隐含权益资本成本模型 | 第56-67页 |
3.3.1 股利折现模型及衍生模型 | 第57-59页 |
3.3.2 干净盈余假设下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 第59-62页 |
3.3.3 基于盈余异常增长的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模型 | 第62-67页 |
3.4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选择 | 第67-79页 |
3.4.1 对风险补偿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67-70页 |
3.4.2 对隐含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70-72页 |
3.4.3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模型的选择 | 第72-79页 |
4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的盈利预测分析 | 第79-99页 |
4.1 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数据来源 | 第79-85页 |
4.1.1 管理层盈利预测 | 第79-80页 |
4.1.2 分析师盈利预测 | 第80-81页 |
4.1.3 基于统计模型的盈利预测 | 第81-84页 |
4.1.4 盈利预测数据来源的选择 | 第84-85页 |
4.2 基于混合截面回归模型的盈利预测 | 第85-88页 |
4.3 盈利预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第88-91页 |
4.4 盈利预测偏差与准确性分析 | 第91-99页 |
4.4.1 预测偏差分析 | 第91-95页 |
4.4.2 预测准确性分析 | 第95-99页 |
5 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 | 第99-115页 |
5.1 样本选择、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99-103页 |
5.1.1 样本选择 | 第99-100页 |
5.1.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100-103页 |
5.2 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权益资本成本测度 | 第103-106页 |
5.2.1 测度年度样本分布 | 第103-104页 |
5.2.2 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结果 | 第104-106页 |
5.3 基于混合截面回归盈利预测模型的权益资本成本测度 | 第106-110页 |
5.3.1 测度年度样本分布 | 第106-107页 |
5.3.2 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结果 | 第107-110页 |
5.4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110-112页 |
5.5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第112-115页 |
6 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的有效性检验 | 第115-139页 |
6.1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5-117页 |
6.2 权益资本成本对已实现收益的解释力检验 | 第117-123页 |
6.2.1 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解释力检验 | 第118-119页 |
6.2.2 基于混合截面回归盈利预测模型的解释力检验 | 第119-121页 |
6.2.3 基于相同样本的解释力检验 | 第121-123页 |
6.3 风险因子对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123-134页 |
6.3.1 风险因子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24-128页 |
6.3.2 风险因子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第128-129页 |
6.3.3 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风险因子回归分析 | 第129-131页 |
6.3.4 基于混合截面回归盈利预测模型的风险因子回归分析 | 第131-132页 |
6.3.5 基于相同样本的风险因子回归分析 | 第132-134页 |
6.4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有效性评价 | 第134-139页 |
6.4.1 盈利预测数据的有效性评价 | 第135-136页 |
6.4.2 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 第136-139页 |
7 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测度结果分析 | 第139-155页 |
7.1 权益资本成本的行业差异 | 第139-142页 |
7.2 权益资本成本与公司规模 | 第142-144页 |
7.3 权益资本成本与股权结构 | 第144-146页 |
7.4 权益资本成本与公司性质 | 第146-149页 |
7.5 权益资本成本与上市公司所在地 | 第149-151页 |
7.6 上市公司权益风险溢价的合理界域 | 第151-155页 |
8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第155-161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55-157页 |
8.2 研究启示 | 第157-159页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81页 |
附录 | 第181-185页 |
附录1:证监会上市公司分类及代码(2012 版) | 第181-183页 |
附录2:十年移动平均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 | 第183-184页 |
附录3:GGM、GLS、CT模型测度权益资本成本的EXCEL宏程序 | 第184-185页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185-186页 |
致谢 | 第186-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