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关于国内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和研究 | 第10-13页 |
二、关于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和研究 | 第13页 |
三、国内和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一、就业政策 | 第14页 |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 第14-15页 |
三、马克思人学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 | 第17-34页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17-22页 |
一、主要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17-19页 |
二、政策背景 | 第19-20页 |
三、就业政策的特点 | 第20-21页 |
四、就业政策的评价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22-25页 |
一、主要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22-23页 |
二、政策背景 | 第23-24页 |
三、就业政策的特点 | 第24-25页 |
四、就业政策的评价 | 第25页 |
第三节 市场经济基本完善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25-29页 |
一、主要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25-27页 |
二、政策背景 | 第27-28页 |
三、就业政策的特点 | 第28页 |
四、就业政策的评价 | 第28-29页 |
第四节 科学发展主导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29-34页 |
一、主要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29-31页 |
二、政策背景 | 第31-32页 |
三、就业政策的特点 | 第32-33页 |
四、就业政策的评价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从马克思人学理论角度思考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34-39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价值分析 | 第34-35页 |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实际作用 | 第34页 |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支撑作用 | 第34页 |
三、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指引作用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第35-36页 |
二、科学性原则 | 第36页 |
三、目的性原则 | 第36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的探讨 | 第36-39页 |
一、计划经济时期 | 第36-37页 |
二、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 | 第37页 |
三、市场经济基本完善时期 | 第37-38页 |
四、以科学发展为主导时期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启示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现状 | 第39-41页 |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39-40页 |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现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 | 第41-43页 |
一、就业政策演变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 | 第41-42页 |
二、就业政策演变反映国家主导利益取向变化 | 第42页 |
三、就业政策演变需要诸多利益主体合作 | 第42-43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思考 | 第43-50页 |
一、实行自主创业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 第43-44页 |
二、落实主体利益政策,促进平衡发展 | 第44-45页 |
三、遵循持续发展原则,适应体制改革 | 第45-47页 |
四、注重人才质量培养,提高个体技能 | 第47-48页 |
五、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注重实事求是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