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7-21页 |
1. 绪论 | 第21-3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1-23页 |
1.2 水机电过渡过程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2.1 水力过渡过程研究 | 第23-24页 |
1.2.2 水轮机过渡过程及调节研究 | 第24-26页 |
1.2.3 电力暂态过程研究 | 第26页 |
1.2.4 水机电耦联过渡过程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3 机组与厂房结构结构振动的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3.1 结构振动振源及荷载 | 第27-29页 |
1.3.2 结构振动特性的研究 | 第29-32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32-3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2. 水电机组水-机-电-结构系统动力模型 | 第34-66页 |
引言 | 第34页 |
2.1. 压力管道模型 | 第34-40页 |
2.2. 水轮机模型 | 第40-47页 |
2.3. 调速器模型 | 第47-51页 |
2.4. 发电机模型 | 第51-58页 |
2.5. 机组与厂房结构模型 | 第58-63页 |
2.6. 水-机-电-结构动力耦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63-65页 |
2.7. 结论 | 第65-66页 |
3. 水轮机特性曲线的拓展和拟合 | 第66-83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3.1 水轮机特性曲线 | 第67-72页 |
3.2 小开度和低效率区域的延拓 | 第72-79页 |
3.2.1 飞逸工况特性曲线的补充 | 第72-73页 |
3.2.2 流量特性曲线的拓延和插值 | 第73-75页 |
3.2.3 效率特性曲线的拓延和插值 | 第75-79页 |
3.3 全特性曲线的拟合 | 第79-82页 |
3.4 结论 | 第82-83页 |
4. 机组开机工况水-机-电-结构系统稳定性模拟 | 第83-95页 |
引言 | 第83页 |
4.1. 开机过程中的荷载作用和计算参数 | 第83-84页 |
4.2. 开机过程子系统参数波动过程分析 | 第84-86页 |
4.3. 结构振动稳定性分析 | 第86-94页 |
4.4. 结论 | 第94-95页 |
5. 突增负荷工况水-机-电结构系统稳定性仿真模拟 | 第95-117页 |
引言 | 第95-96页 |
5.1. 突增10%负荷工况过程中的荷载和计算参数 | 第96-101页 |
5.2. 突增10%负荷子系统参数波动过程分析 | 第101-104页 |
5.3. 机组和厂房结构振动稳定性分析 | 第104-115页 |
5.4. 结论 | 第115-11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6.1 结论 | 第117-118页 |
6.2 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6.3 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附录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