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民营企业 | 第19页 |
2.1.2 海外并购 | 第19页 |
2.1.3 风险与海外并购财务风险 | 第19-20页 |
2.2 海外并购的类型 | 第20-21页 |
2.3 海外并购的动因 | 第21-23页 |
2.3.1 垄断优势 | 第22页 |
2.3.2 规模经济 | 第22页 |
2.3.3 价值低估 | 第22-23页 |
2.3.4 财务协同效应 | 第23页 |
2.4 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 | 第23-28页 |
2.4.1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内容 | 第23-26页 |
2.4.2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及财务风险管理 | 第28-34页 |
3.1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 | 第28-32页 |
3.1.1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 第28-30页 |
3.1.2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特点 | 第30-31页 |
3.1.3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驱动因素 | 第31-32页 |
3.2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 第32-34页 |
3.2.1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 第32页 |
3.2.2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浙江龙盛并购德司达案例分析 | 第34-49页 |
4.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34-36页 |
4.1.1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第34页 |
4.1.2 德司达集团概况 | 第34页 |
4.1.3 行业背景 | 第34-36页 |
4.2 并购动因分析 | 第36-37页 |
4.3 并购过程分析 | 第37-40页 |
4.4 并购前后财务状况分析 | 第40-43页 |
4.4.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1页 |
4.4.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1-42页 |
4.4.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4.5 并购各阶段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 第43-49页 |
4.5.1 并购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43-44页 |
4.5.2 并购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44-46页 |
4.5.3 并购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 第49-60页 |
5.1 并购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49-50页 |
5.1.1 实行全面尽职调查 | 第49-50页 |
5.1.2 做好自我评估,制定科学并购战略 | 第50页 |
5.2 定价风险防范 | 第50-52页 |
5.2.1 全面了解被并公司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 第50-51页 |
5.2.2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 第51页 |
5.2.3 采用适当的估价方法 | 第51-52页 |
5.3 融资风险防范 | 第52-56页 |
5.3.1 合理安排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 第53-54页 |
5.3.2 拓宽海外并购融资渠道 | 第54-55页 |
5.3.3 合理运用保值工具,降低外汇风险 | 第55-56页 |
5.3.4 充分利用国际投资银行的作用 | 第56页 |
5.4 支付风险防范 | 第56-58页 |
5.4.1 实行全面资金预算管理 | 第56-57页 |
5.4.2 选择合理支付方式,分散支付风险 | 第57-58页 |
5.5 财务整合风险防范 | 第58-60页 |
5.5.1 了解并购双方的财务状况,选择最优整合模式 | 第58页 |
5.5.2 制定经营方针完善盈利风险管理 | 第58-59页 |
5.5.3 加强绩效考核及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建设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