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协同治理中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以张掖市D社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第8-11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1页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1-14页
        1.3.1 相关概念第11-12页
        1.3.2 理论基础第12-14页
第二章 D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分析第14-21页
    2.1 社区治理模式第14-15页
        2.1.1 社区环境与结构第14页
        2.1.2 社区组织设置第14-15页
        2.1.3 公共服务第15页
    2.2 社区治理主体的构成第15-18页
        2.2.1 社区党政组织第16页
        2.2.2 社区服务组织第16-17页
        2.2.3 社区居民及自治组织第17-18页
    2.3 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第18-21页
        2.3.1 协调机制第18-19页
        2.3.2 参与机制第19-20页
        2.3.3 监督机制第20-21页
第三章 居民在社区协同治理中的主体责任第21-30页
    3.1 自我管理的主体第21-22页
        3.1.1 案例1 居民自主解决停车难问题第21-22页
        3.1.2 案例分析:社区事务协商共治第22页
    3.2 自我服务的主体第22-24页
        3.2.1 案例2老人们的“自助活动室”第23-24页
        3.2.2 案例分析:社区先行带动居民跟进第24页
    3.3 自我教育的主体第24-26页
        3.3.1 案例3志愿者共建“社区课堂”第25-26页
        3.3.2 案例分析: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课堂”建设第26页
    3.4 自我供给的主体第26-30页
        3.4.1 案例4流动的“社区救助基金”第27-28页
        3.4.2 案例分析:互相帮扶,共度难关第28-30页
第四章 增权视角下的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第30-39页
    4.1 挑战环境:促进社区协同治理第30-33页
        4.1.1 增权视角下的社区环境第30-31页
        4.1.2 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第31-33页
    4.2 居民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第33-36页
        4.2.1 社会工作方法助推居民互动第34-35页
        4.2.2 平等互惠的邻里关系第35-36页
    4.3 建立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合作伙伴关系第36-39页
        4.3.1 以服务为本的社区社会工作第36-37页
        4.3.2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合作关系第37-39页
第五章 居民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反思第39-41页
    5.1 社区协同治理的重要意义第39-40页
        5.1.1 加速社区行政与服务职能分化第39页
        5.1.2 培养居民互助合作意识第39-40页
    5.2 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第40-41页
        5.2.1 多元共治推动居政分离第40页
        5.2.2 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第40-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拉曼光谱的亚硝酸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新型动车组塞拉门控制器设计与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