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苏南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学者相关文献回顾 | 第11-13页 |
·国内学者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6页 |
·国内外学者研究简评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第16-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重点、难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21页 |
·可能创新 | 第18-19页 |
·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 第21-33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分类及特征 | 第21-24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第21-22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22-23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 第23-24页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 第25-26页 |
·价值链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29-33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结构 | 第29-30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 | 第30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者就业 | 第30-31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竞争力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征 | 第33-47页 |
·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城市经济发展 | 第33-34页 |
·三次产业结构 | 第34-35页 |
·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特征分析 | 第35-47页 |
·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生产性服务业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业态分析 | 第40-43页 |
·生产性服务业SWOT 分析 | 第43-47页 |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苏南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47-57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就业 | 第47-51页 |
·就业弹性分析 | 第47-48页 |
·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第48-49页 |
·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第49-51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 | 第51-55页 |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第52-55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分析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苏南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第57-66页 |
·研究方法及简要说明 | 第57-58页 |
·研究方法 | 第57-58页 |
·简要说明 | 第58页 |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58-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进一步验证 | 第63-65页 |
·实证结论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6-70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苏南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66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苏南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第66-67页 |
·政策建议 | 第67-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