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嵌入式系统中互连网络流量控制及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互连网络的概述第14-15页
   ·网络的流量控制第15-19页
     ·理想的网络第15-17页
     ·流量控制的作用第17-19页
   ·串行高速互连网络出现的必然性第19-22页
     ·处理器与外部总线的发展比较第20页
     ·并行计算第20-2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6页
第二章 高速互连网络流量控制技术背景第26-54页
   ·互连网络的OSI和TCP/IP参考模型第26-30页
     ·OSI参考模型第26-28页
     ·TCP/IP参考模型第28-30页
   ·互连网络中的流量控制方法第30-38页
     ·不同层次的流量控制第30-31页
     ·流量控制方法第31-38页
   ·RAPIDIO协议第38-43页
     ·SRIO协议结构及包格式第39-43页
   ·SRIO协议的流量控制第43-44页
     ·链路级流量控制第43-44页
     ·系统级流量控制第44页
   ·SRIO与ETHERNET(TCP/IP)的比较第44-48页
     ·物理层第45-46页
     ·传输层第46页
     ·逻辑层第46页
     ·稳定性和可用性第46-47页
     ·流量控制第47页
     ·小结第47-48页
   ·互连网络的性能第48-51页
   ·本章结束语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三章 SRIO互连网络中的链路级流量控制第54-88页
   ·SRIO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第54-55页
   ·SRIO现行的链路级流量控制第55-56页
     ·接收端控制的流量控制第56页
     ·发送端控制的流量控制第56页
   ·系统模型及自适应流量控制第56-57页
   ·自适应速率转换第57-60页
     ·发送端的速率状态第58-59页
     ·接收端的速率状态第59-60页
   ·工作模式第60-66页
     ·U模式第60-61页
     ·O模式第61页
     ·R模式第61页
     ·U模式操作第61-63页
     ·O模式操作第63-64页
     ·R模式操作第64-65页
     ·O模式下的确认冻结第65-66页
     ·算法描述第66页
   ·模式转换第66-70页
     ·模式转换中的发送端与接收端第66-67页
     ·从U模式到O模式第67-68页
     ·从O模式到R模式第68页
     ·从U模式到R模式第68页
     ·从R模式到O模式第68-69页
     ·向U模式转换第69页
     ·算法描述第69-70页
   ·AFC协议定义第70-74页
     ·现有SRIO物理层控制符第70-71页
     ·AFC对SRIO物理层控制符的扩展第71-74页
   ·仿真平台第74-83页
     ·SRIO Opnet仿真模型第74-77页
     ·算法实现第77-80页
     ·仿真参数配置第80-81页
     ·仿真结果第81-83页
   ·本章结束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第四章 链路层流量控制方法的工程实现第88-106页
   ·SRIO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第88-96页
     ·TCA通信计算架构第88-90页
     ·AMC模块设计与实现第90-92页
     ·SRIO AMC实验平台第92-93页
     ·SRIO实验环境第93-96页
   ·AFC物理层设计与实现第96-99页
     ·SRIO物理层工作原理第96-97页
     ·AFC硬件实现第97-99页
   ·AFC物理层参数配置第99页
   ·AFC实验结果第99-100页
   ·本章结束语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6页
第五章 SRIO互连网络中的系统级流量控制方法第106-126页
   ·数据流逻辑层第107-110页
     ·虚拟流第108页
     ·分段和重组第108-109页
     ·死锁第109-110页
   ·现有的系统级流量控制方法第110-112页
     ·端点流量控制规则第111页
     ·交换器件流量控制规则第111-112页
   ·基于发送端控制的流量控制方法第112-115页
     ·定义第112-113页
     ·工作流程第113-115页
   ·分析第115-116页
   ·仿真平台第116-123页
     ·SRIO Opnet仿真模型第117-120页
     ·算法实现第120-122页
     ·仿真参数配置第122页
     ·仿真结果第122-123页
   ·本章结束语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6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26-128页
   ·论文总结第126-127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一代网络中蠕虫传播建模与防御策略研究
下一篇: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信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