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网络蠕虫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蠕虫的结构及行为理解 | 第16-19页 |
·功能结构 | 第16-17页 |
·传播流程 | 第17-19页 |
·蠕虫传播模型与防御技术 | 第19-24页 |
·传统网络蠕虫传播模型 | 第19-20页 |
·网络蠕虫防御技术 | 第20-24页 |
·IPv6网络蠕虫 | 第24-27页 |
·IPv6网络发展 | 第24-26页 |
·IPv6网络蠕虫研究 | 第26-27页 |
·本文工作与创新点 | 第27-29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网络蠕虫传播建模 | 第35-61页 |
·网络蠕虫扫描策略 | 第35-46页 |
·传统蠕虫扫描策略分析 | 第35-42页 |
·随机扫描策略 | 第36-37页 |
·顺序扫描策略 | 第37页 |
·基于目标列表的扫描策略 | 第37-38页 |
·基于路由的扫描策略 | 第38-40页 |
·基于DNS的扫描策略 | 第40-41页 |
·分治扫描策略 | 第41页 |
·监听和被动式扫描策略 | 第41-42页 |
·置换扫描策略 | 第42页 |
·本地子网扫描策略 | 第42页 |
·IPv6网络蠕虫扫描策略 | 第42-46页 |
·应用层扫描策略 | 第42-43页 |
·抽样扫描策略 | 第43页 |
·两层扫描策略 | 第43-45页 |
·扫描策略分析及总结 | 第45-46页 |
·网络蠕虫传播模型分析 | 第46-54页 |
·IPv4网络蠕虫传播模型 | 第46-51页 |
·SEM模型 | 第47页 |
·KM模型 | 第47-48页 |
·双因素模型 | 第48-49页 |
·WAW模型 | 第49-50页 |
·AAWP模型 | 第50页 |
·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播模型 | 第50页 |
·模型分析及总结 | 第50-51页 |
·IPv6网络蠕虫传播模型 | 第51-54页 |
·DNS蠕虫模型 | 第51-52页 |
·V6-Worm模型 | 第52-53页 |
·两层传播模型 | 第53页 |
·模型分析及总结 | 第53-54页 |
·网络蠕虫实例分析 | 第54-57页 |
·MyDoom蠕虫分析 | 第54-55页 |
·Worm.P2P.Sambud蠕虫分析 | 第55-56页 |
·Conficker蠕虫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三章 IPv6网络环境下蠕虫传播建模研究 | 第61-87页 |
·IPv6网络环境下蠕虫扫描策略研究 | 第61-62页 |
·伪造RA报文法 | 第61-62页 |
·错误探测报文法 | 第62页 |
·基于IPv6网络的蠕虫传播建模 | 第62-75页 |
·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域名主机定位层 | 第64-65页 |
·局域链路传播层 | 第65页 |
·分布式共享层 | 第65-67页 |
·网络拥塞的影响 | 第67-68页 |
·TLWPM分析与建模 | 第68-75页 |
·TLWPM分析 | 第68-70页 |
·TLWPM建模 | 第70-75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5-82页 |
·延迟测试 | 第75-77页 |
·模型仿真 | 第77-79页 |
·参数分析 | 第79-82页 |
·NHIW的防御策略 | 第82-85页 |
·异常流量检测 | 第82-83页 |
·本地链路防御策略 | 第83-85页 |
·基于P2P的检测机制 | 第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四章 网络地址翻译环境下蠕虫传播建模研究 | 第87-109页 |
·IPv4-IPv6网络过渡技术 | 第87-92页 |
·双协议栈技术 | 第87页 |
·隧道技术 | 第87-89页 |
·翻译技术 | 第89-92页 |
·IPv4网络中NAT环境下蠕虫传播建模 | 第92-100页 |
·NAT环境下的蠕虫传播策略 | 第92-93页 |
·NAT环境下蠕虫传播建模 | 第93-97页 |
·模型假设及传播过程 | 第93-94页 |
·模型推导 | 第94-97页 |
·基于双因素模型的推导 | 第97-98页 |
·仿真分析 | 第98-100页 |
·NAT64环境下蠕虫传播分析 | 第100-106页 |
·模型分析 | 第100-102页 |
·NAT64环境下蠕虫传播过程分析 | 第100-102页 |
·NATWM建模 | 第102页 |
·仿真分析 | 第102-106页 |
·模型验证 | 第102-103页 |
·真实环境验证 | 第103-106页 |
·小结 | 第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五章 基于网络拓扑的蠕虫传播建模研究 | 第109-133页 |
·Internet建模研究 | 第109-115页 |
·概述 | 第109-110页 |
·自治系统级拓扑建模 | 第110-111页 |
·IPv6网络AS级拓扑研究 | 第111-112页 |
·加权网络模型 | 第112-113页 |
·基于AS的加权网络模型研究 | 第113-115页 |
·IPv4网络AS级加权网络模型 | 第113-114页 |
·IPv6网络AS级加权网络模型 | 第114-115页 |
·Routing蠕虫传播建模研究 | 第115-124页 |
·Routing蠕虫定义 | 第115页 |
·Routing蠕虫传播建模分析 | 第115-120页 |
·建模方法分析 | 第115-118页 |
·球形模型 | 第118-119页 |
·Routing蠕虫传播建模 | 第119-120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120-124页 |
·基于WGLP的Routing蠕虫传播仿真 | 第121-122页 |
·基于WCNM6的Routing蠕虫传播仿真 | 第122-124页 |
·基于图划分理论的蠕虫防御策略研究 | 第124-129页 |
·选择性打补丁策略 | 第125页 |
·基于图划分理论的打补丁策略 | 第125-126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126-129页 |
·小结 | 第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第六章 基于SSFNet的大规模网络蠕虫传播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33-141页 |
·蠕虫仿真技术简介 | 第133-134页 |
·基于SSFNet的大规模网络蠕虫传播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34-139页 |
·SSFNet简介 | 第134-135页 |
·演示系统设计思想 | 第135-136页 |
·演示系统的组成及实现 | 第136-139页 |
·小结 | 第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41-143页 |
·全文总结 | 第141-142页 |
·研究展望 | 第142-143页 |
缩略语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