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Zynq-7000高清视频采集处理系统Linux移植与应用程序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嵌入式机器视觉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3 论文的组织架构第11-1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论文章节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高清视频采集处理系统方案第13-22页
    2.1 高清视频采集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第13-14页
    2.2 系统的硬件平台概述第14-18页
        2.2.1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体系结构第14-15页
        2.2.2 ZC702开发板第15-16页
        2.2.3 图像传感器第16-17页
        2.2.4 HDMI显示接口第17-18页
    2.3 高清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的开发实现第18-20页
        2.3.1 系统整体开发流程第18-19页
        2.3.2 视频采集模块第19-20页
        2.3.3 视频预处理模块实现第20页
        2.3.4 Linux系统移植及应用程序设计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Zynq-7000 平台Linux系统移植第22-39页
    3.1 Zynq-7000 平台上嵌入式系统启动流程第22-23页
    3.2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Petalinux第23-24页
    3.3 U-Boot移植第24-27页
        3.3.1 BootLoader简介第24-25页
        3.3.2 Zynq平台U-Boot移植第25-27页
    3.4 Linux系统移植第27-32页
        3.4.1 Linux简介第27-29页
        3.4.2 Zynq平台Linux系统移植第29-30页
        3.4.3 Linux驱动移植第30-32页
    3.5 设备树文件设计第32-35页
        3.5.1 设备树简介第32-33页
        3.5.2 Zynq平台设备树文件设计第33-35页
    3.6 文件系统及OpenCV函数库移植第35-38页
        3.6.1 文件系统简介第35-36页
        3.6.2 修改Ramdisk文件系统第36页
        3.6.3 OpenCV简介第36页
        3.6.4 Zynq平台OpenCV库移植第36-38页
    3.7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V4L2框架的视频IP核驱动程序设计第39-50页
    4.1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介绍第39-41页
        4.1.1 Linux设备驱动与系统软硬件的关系第39-40页
        4.1.2 总线、驱动和设备三者之间的关系第40-41页
    4.2 HLS生成硬件加速IP核第41-43页
        4.2.1 HLS简介第41页
        4.2.2 HLS制作图像预处理硬件加速IP核第41-43页
    4.3 V4L2(Video For Linux 2)第43-45页
        4.3.1 V4L2简介第43页
        4.3.2 V4L2应用层API第43-44页
        4.3.3 V4L2驱动层框架第44-45页
    4.4 基于V4L2框架的视频IP核驱动程序设计实现第45-49页
        4.4.1 视频IP核驱动设计实现第45-48页
        4.4.2 驱动程序调试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高清视频采集处理应用层程序设计与现实第50-61页
    5.1 高清视频采集处理应用层软件程序设计第50-54页
        5.1.1 CMOS图像采集模块程序实现第51-52页
        5.1.2 硬件加速视频数据流控制实现第52-54页
    5.2 字符识别模块设计与实现第54-57页
        5.2.1 字符定位第54-55页
        5.2.2 字符分割第55-56页
        5.2.3 字符识别第56-57页
    5.3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第57-60页
        5.3.1 应用层程序调试第57-58页
        5.3.2 测试与结果分析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页
    6.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复杂交通网络级联动力学与路段重要性评估研究
下一篇: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影响:来自A股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