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化背景下谢扶雅中和神学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导言 | 第9-17页 |
| 第一章 谢扶雅的个人经历及其思想转变 | 第17-24页 |
| 第一节 本国传统时期(19821911)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社会倾向时期(1911——1925) | 第19-20页 |
| 第三节 哲学沉思时期(19251946) | 第20-22页 |
| 第四节 历史综合时期(19461991)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谢扶雅的“中和神学”之基 | 第24-34页 |
| 第一节 “中和神学”的“中和”之源 | 第24-31页 |
| 第二节 何谓“中”、“和”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中和神学”的具体内容 | 第34-46页 |
| 第一节 “一体二态”——中和神学的上帝观 | 第34-37页 |
| 第二节 “由人而神”——中和神学的基督论 | 第37-40页 |
| 第三节 “爱的实践”——中和神学的人生观 | 第40-42页 |
| 第四节 “中西合璧”——中和神学的圣经观 | 第42-43页 |
| 第五节 “基督徒君子”——中和神学的教徒论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诚”——“中和神学”的价值与实践 | 第46-54页 |
| 第一节 “诚”的传统阐释 | 第46-47页 |
| 第二节 “诚”之虔诚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诚”之密契 | 第48-50页 |
| 第四节 “诚”之个独性 | 第50-54页 |
| 结论 | 第54-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