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原有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不适应城市新的发展战略 | 第9-10页 |
1.1.2 大足新的城市功能定位需要更强大的交通网络支撑 | 第10页 |
1.1.3 人性化、低碳环保的交通理念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交通及其配套设施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综合运输概念及内涵演变 | 第10-11页 |
1.2.2 我国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方案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大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第14-29页 |
2.1 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2.1.1 地理区位 | 第14页 |
2.1.2 行政区划 | 第14页 |
2.1.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2.2 大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 | 第16-29页 |
2.2.1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2.2.2 城乡客、货运输发展现状 | 第20页 |
2.2.3 公路网发展现状评价 | 第20-29页 |
第三章 大足综合交通发展需求分析 | 第29-47页 |
3.1“十二五”大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29-30页 |
3.2 交通运输发展需求预测 | 第30-42页 |
3.2.1 大足未来社会经济定位与战略机遇 | 第30-31页 |
3.2.2 大足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及其交通发展需求分析 | 第31-37页 |
3.2.3 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7页 |
3.2.4 交通运输发展策略 | 第37-38页 |
3.2.5 交通运输发展预测 | 第38-42页 |
3.3 路网规模分析 | 第42-44页 |
3.3.1 骨架公路网规模 | 第42-43页 |
3.3.2 铁路与水路规模预测 | 第43-44页 |
3.4 既有综合交通规划适应性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大足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 | 第47-54页 |
4.1 指导思想 | 第47-48页 |
4.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7页 |
4.1.2 运输服务发展 | 第47页 |
4.1.3 保障体系建设 | 第47-48页 |
4.2 基本原则 | 第48页 |
4.3 大足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 第48-51页 |
4.3.1 总体目标 | 第48-50页 |
4.3.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 第50页 |
4.3.3 运输服务发展目标 | 第50-51页 |
4.3.4 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 第51页 |
4.4 大足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部署 | 第51-54页 |
4.4.1 对外交通发展战略 | 第51-52页 |
4.4.2 公铁发展战略 | 第52-53页 |
4.4.3 航空发展战略 | 第53页 |
4.4.4 场站发展战略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大足综合交通整体布局规划 | 第54-73页 |
5.1 总体思路 | 第54页 |
5.2 对外通道布局规划 | 第54-59页 |
5.2.1 布局思路 | 第54-55页 |
5.2.2 布局方案 | 第55-59页 |
5.3 综合交通运输线网布局规划 | 第59-73页 |
5.3.1 综合交通布局规划指标 | 第59-61页 |
5.3.2 规划基本原则 | 第61页 |
5.3.3 布局影响因素 | 第61-62页 |
5.3.4 航空建设 | 第62-63页 |
5.3.5 水运交通规划 | 第63页 |
5.3.6 铁路交通规划 | 第63页 |
5.3.7 公路交通规划 | 第63-72页 |
5.3.8 物流通道规划布局 | 第72-73页 |
第六章 大足综合交通发展保障措施 | 第73-76页 |
6.1 改革创新,确保城市定位落实 | 第73-74页 |
6.2 争取政府扶持,加快大足城市建设 | 第74-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6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