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文化对于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

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公共文化含义及现状第12-19页
 一、公共文化阐义第12-16页
  (一) 文化的含义第12-13页
  (二) 公共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第13-15页
  (三) 公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第15-16页
 二、中国公共文化的现状第16-19页
  (一) 公共文化发展的滞后第16-17页
  (二) 发展公共文化中政府不能积极作为第17-19页
第二章 市民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第19-26页
 一、素质与市民素质第19-21页
  (一) 素质的定义及构成属性第19页
  (二) 构成市民素质的基本要素第19-21页
 二、市民素质的历史和现状第21-23页
  (一) 市民素质的历史第21-22页
  (二) 市民素质的现状第22-23页
 三、市民素质不高的原因第23-26页
  (一) 小农思想尚有残留第23-24页
  (二) 小市民思想浓厚第24页
  (三) 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新市民素质滞后第24-26页
第三章 公共文化的本质和作用第26-32页
 一、公共文化的本质是公共产品第26-27页
  (一) 解析公共文化的本质第26页
  (二) 公共产品理论第26-27页
 二、公共文化与市民素质的关系第27-29页
  (一) 公共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市民素质的高低第27-28页
  (二) 提高市民素质对于建设文化名城的意义第28-29页
 三、公共文化影响市民素质的五个方面第29-32页
  (一) 培育市民主体第29-30页
  (二) 树立法治精神,培育人的法治意识第30页
  (三) 培植社会组织,培养人的组织第30页
  (四) 发展民主文化,形成民主的理念第30-31页
  (五) 建立良性运行的社会秩序第31-32页
第四章 发展公共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第32-39页
 一、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是发展公共文化的基本保障第32-33页
  (一) 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的特点第32页
  (二) 中国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第32-33页
  (三) 政府在发展公共文化中角色转变的方向第33页
 二、非政府组织是发展公共文化的重要途径第33-35页
  (一) 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和特点第33-34页
  (二) 非政府组织在提高市民素质中发挥的作用第34-35页
 三、依靠社区是发挥公共文化的基本主体第35-36页
  (一) 社区的含义和特点第35页
  (二) 社区在提高市民素质中发挥的作用第35-36页
 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发展公共文化的最终目标第36-39页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第36-37页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建设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研究--以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为例
下一篇: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