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疾病治疗现状 | 第7页 |
1.2 疾病网络及其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中药研究的挑战 | 第8-9页 |
1.3.1 有效的质量控制 | 第8页 |
1.3.2 全面的实验研究 | 第8-9页 |
1.3.3 适合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方法开发 | 第9页 |
1.4 系统药理学研究对疾病治疗、中药药理研究及新药开发的意义 | 第9-10页 |
1.5 中药系统药理学在研究中药药理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5.1 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阐明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1.5.2 在解析中药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 第11页 |
1.5.3 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6 本文设计思路 | 第12-15页 |
1.6.1 热毒宁注射液简介 | 第12-13页 |
1.6.2 计算机辅助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抗炎的网络性质 | 第13页 |
1.6.3 体外实验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抗炎分子机制 | 第13-14页 |
1.6.4 建立基于网络的疾病治疗及药物开发体系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炎症与细胞信号通路网络 | 第15-20页 |
2.1 炎症的发生及对机体的影响 | 第15-17页 |
2.1.1 炎症及其发生 | 第15-16页 |
2.1.2 炎症与疾病 | 第16-17页 |
2.2 信号通路及其网络 | 第17-20页 |
2.2.1 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 第17-19页 |
2.2.2 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的反馈调节与交叉作用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热毒宁注射液抗炎的系统药理学研究 | 第20-24页 |
3.1 引言 | 第20-2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3.2.1 潜在靶点确认 | 第21页 |
3.2.2 药物反向打靶 | 第21-22页 |
3.2.3 网络建立与分析 | 第2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3页 |
3.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热毒宁注射液抗炎的实验研究 | 第24-36页 |
4.1 引言 | 第2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4.3.1 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抗炎评价 | 第27-30页 |
4.3.2 热毒宁注射液对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30-32页 |
4.3.3 热毒宁注射液中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 第32-34页 |
4.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基于网络的疾病治疗策略探讨 | 第36-46页 |
5.1 引言 | 第36页 |
5.2 构建原理及方案 | 第36-38页 |
5.3 主要技术简介 | 第38-44页 |
5.3.1 可利用的数据库简介 | 第38-42页 |
5.3.2 网络构建工具简介 | 第42页 |
5.3.3 网络参数刻画 | 第42-44页 |
5.3.4 药物ADME筛选 | 第44页 |
5.4 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