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小说中的乌托邦建构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林语堂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目标、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2 林语堂小说乌托邦建构的内外因素 | 第14-21页 |
2.1 家乡闽南山地对其影响 | 第14-16页 |
2.2 受宗教文化的熏陶 | 第16-19页 |
2.3 接受西方思想并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 | 第19-21页 |
3 纯美自然的乌托邦世界 | 第21-29页 |
3.1 如诗如画的自然景物描写 | 第21-24页 |
3.1.1 营构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 | 第21-22页 |
3.1.2 构建震撼人心的乌托邦美景 | 第22-24页 |
3.2 原生纯美的爱情婚姻形态 | 第24-27页 |
3.2.1 合乎自然的爱情追求 | 第25-26页 |
3.2.2 超凡脱俗的婚姻形态 | 第26-27页 |
3.3 由都市走向大自然的情节设置 | 第27-29页 |
4 乌托邦式的人格理想与人生哲学 | 第29-37页 |
4.1 理想色彩的人格形象 | 第29-33页 |
4.1.1 放浪者 | 第29-30页 |
4.1.2 真善美式人物 | 第30-31页 |
4.1.3 侠骨仁心的英雄人物 | 第31-33页 |
4.2 多元文化交织下的快乐、悠闲人生哲学 | 第33-37页 |
4.2.1 乐天知命,合理近情,性灵幽默 | 第33-34页 |
4.2.2 享受生活,闲适和谐 | 第34-35页 |
4.2.3 人性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 第35-37页 |
5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