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障碍因素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本文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诠释第14-17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1.1 公共服务型政府第14页
        2.1.2 地方政府转型第14-15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5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5页
        2.2.3 公共产品理论第15-16页
        2.2.4 治理理论第16-17页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历史进程第17-21页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管制型政府第17-18页
        3.1.1 管制型政府的特征第17页
        3.1.2 传统强制行政模式的影响第17-18页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型政府第18-19页
        3.2.1 管制型政府向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的背景第18页
        3.2.2 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必然第18-19页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第19-21页
        3.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第19-20页
        3.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和目标定位第20-21页
第4章 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取得的成就与不足第21-25页
    4.1 我国地方政府转型取得的成就第21-23页
        4.1.1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重要转变第21页
        4.1.2 地方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工作方式改进第21-22页
        4.1.3 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确立,民生有所改善第22-23页
    4.2 我国地方政府转型存在的不足第23-25页
        4.2.1 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第23页
        4.2.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不到位第23-24页
        4.2.3 地方政府治理中依法行政能力存在缺失第24-25页
第5章 制约我国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障碍因素第25-37页
    5.1 传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及思想观念第25-27页
        5.1.1 行政体制惯性阻碍地方政府转型第25-26页
        5.1.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职能定位和权力分配不明确第26页
        5.1.3 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第26-27页
    5.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权体制第27-30页
        5.2.1 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关系不对称第27-29页
        5.2.2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力度不足第29-30页
    5.3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第30-32页
        5.3.1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第30-31页
        5.3.2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第31-32页
        5.3.3 GDP对投资的高依赖第32页
    5.4 中国的“产权区域”——行政“经济区”问题第32-34页
        5.4.1 地方政府对区域物权的恶性竞争第33页
        5.4.2 引发地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第33-34页
        5.4.3 对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第34页
    5.5 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问题第34-37页
        5.5.1 公共服务供给中地方政府的缺位第35页
        5.5.2 公共服务市场化滞后,供给效率偏低第35-36页
        5.5.3 政府部门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协调第36-37页
第6章 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对策与建议第37-42页
    6.1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服务型政府机制第37-38页
        6.1.1 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第37页
        6.1.2 突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的监督权第37-38页
    6.2 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权体制第38-39页
        6.2.1 明确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支出责任的划分第38页
        6.2.2 构建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使其法制化第38-39页
    6.3 完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绩效考评体系第39页
        6.3.1 推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多元化模式第39页
        6.3.2 改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方式第39页
    6.4 实现跨域区经济整合和全面发展第39-40页
        6.4.1 强化跨省区域治理,建立专门机构与体系第39-40页
        6.4.2 实现区域经济中行政主体的多元化第40页
    6.5 优化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第40-42页
        6.5.1 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强化服务竞争第40页
        6.5.2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保障机制第40-42页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2-43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42页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信赖原则在我国交通过失犯罪中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