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侵犯财产罪论文

财产权领域内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1页
第1章 敲诈勒索罪在法律适用中遇到的问题第11-17页
    1.1 典型案例第11-15页
    1.2 典型案件反映出来的问题第15-17页
        1.2.1 对犯罪构成的认识不一致第15-16页
        1.2.2 敲诈勒索罪与非罪界限不清晰第16-17页
第2章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分析第17-29页
    2.1 客观行为第17-23页
        2.1.1 暴力第17-18页
        2.1.2 胁迫第18-20页
        2.1.3.财产处分第20-23页
    2.2 客体第23-24页
    2.3 主观故意第24-28页
        2.3.1“非法占有目的”的学说第25-26页
        2.3.2“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第26-27页
        2.3.3“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争议第27-28页
    2.4 犯罪主体第28-29页
第3章 国外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29-32页
    3.1 英美法系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29-30页
        3.1.1 英国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29页
        3.1.2 美国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29-30页
    3.2 大陆法系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30-31页
        3.2.1 德国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30页
        3.2.2 日本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第30-31页
    3.3 国外对财产权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定的理论启示第31-32页
第4章 财产权领域内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区分第32-37页
    4.1 典型的财产权维权行为第32页
        4.1.1 利用威胁、恐吓手段维护物权行为第32页
    4.2 利用恐吓手段,实现自身的正当债权第32-33页
    4.3 具体区分标准第33-36页
        4.3.1 债权的正当与否第33-34页
        4.3.2 是否在正当权利范围之内第34页
        4.3.3 维权行为与权利本身的关联性第34-35页
        4.3.4 行为手段的必要性以及相当性第35页
        4.3.5 涉及内容确定的债权时,所过取财物的数额的大小第35-36页
    4.4 具体适用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后记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次线性期望下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
下一篇:中国股市统计套利的可行性检验与套利信号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