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第9-11页 |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既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一、社会中介组织研究的逻辑起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第11-12页 |
| 二、社会中介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 三、社会中介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 四、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五、既有文献的不足 | 第16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6-17页 |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社会中介组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第18-31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 一、国家治理 | 第18-20页 |
| 二、社会中介组织 | 第20-23页 |
| 第二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一、市场作用发挥的讨论 | 第23-24页 |
| 二、政府作用发挥的讨论 | 第24页 |
| 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发挥的讨论 | 第24-25页 |
| 四、市场、政府、社会多中心治理的主张 | 第25-26页 |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实践基础 | 第26-29页 |
| 一、公民意识不断成长: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社会基础 | 第26-27页 |
| 二、传统治理遭遇瓶颈: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直接原因 | 第27-28页 |
| 三、全球治理的新趋势: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外部条件 | 第28-29页 |
| 第四节 社会中介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 第29-31页 |
| 一、社会中介组织的评价监督功能 | 第29-30页 |
| 二、社会中介组织的沟通协调功能 | 第30页 |
| 三、社会中介组织的协理服务功能 | 第30-31页 |
| 四、社会中介组织的公益互助功能 | 第31页 |
| 第三章 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中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31-45页 |
| 第一节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成就 | 第31-34页 |
| 一、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 第31-32页 |
| 二、几种典型的社会中介组织 | 第32-34页 |
| 第二节 社会中介组织在目前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乱象分析 | 第34-42页 |
| 一、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权力边界模糊 | 第34-35页 |
| 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与自我规制薄弱 | 第35-36页 |
| 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规模与成熟程度不够 | 第36-38页 |
| 四、社会中介组织的经营收费与职业道德失范 | 第38-40页 |
| 五、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市场之间关系失调 | 第40-42页 |
| 第三节 社会中介组织在目前国家治理体系中缺失的原因 | 第42-45页 |
| 一、先天不足:旧有观念缺乏涵养社会中介组织的生长土壤 | 第43-44页 |
| 二、后天失调:传统机制挤压社会中介组织的生存空间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创新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45-57页 |
| 第一节 完善专门法律体系,理清权力边界 | 第45-47页 |
| 一、加快社会中介组织专门法制建设 | 第45-46页 |
| 二、推动社会中介组织依法自主工作 | 第46-47页 |
| 三、重新编制社会中介组织权责清单 | 第47页 |
| 第二节 严格外在监督管理,强化自我规制 | 第47-49页 |
| 一、推进社会中介组织监管法制建设 | 第48页 |
| 二、改革社会中介组织外在监管体制 | 第48-49页 |
| 三、强化社会中介组织内部自我规制 | 第49页 |
| 第三节 加快自身发展速度,实现组织优化 | 第49-51页 |
| 一、推动社会中介组织形成发展规模 | 第49-50页 |
| 二、促进社会中介组织提升发展质量 | 第50-51页 |
| 三、提高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治理能力 | 第51页 |
| 第四节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道德规范 | 第51-54页 |
| 一、依法查处中介组织的违法行为 | 第51-52页 |
| 二、提高社会中介人员的职业道德 | 第52-53页 |
| 三、构建社会中介组织的价值认同 | 第53-54页 |
| 第五节 市场、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协同治理 | 第54-57页 |
| 一、明确市场、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的各自治理优势 | 第54-55页 |
| 二、构建市场、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的弹性合作关系 | 第55-56页 |
| 三、生成市场、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的协同治理模式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