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金属矿开采论文--露天矿开采法论文

攀枝花朱矿南帮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0-20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岩质边坡稳定性因素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环境第20-28页
    2.1 自然地理环境第20-21页
    2.2 地层与岩性第21页
    2.3 地质构造第21-23页
        2.3.1 区域地质构造第21-22页
        2.3.2 岩浆活动第22页
        2.3.3 地震第22-23页
    2.4 矿区边坡工程地质概况第23-27页
        2.4.1 地形地貌第23-24页
        2.4.2 工程边坡主要岩性第24-25页
        2.4.3 水文地质第25-26页
        2.4.4 边坡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7页
    2.5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工程边坡岩体结构面特征第28-47页
    3.1 岩体结构面类型第28-31页
        3.1.1 原生结构面第28-29页
        3.1.2 构造结构面第29-31页
        3.1.3 浅表生结构面第31页
    3.2 结构面的分级第31-35页
        3.2.1 结构面分级的原则第31-32页
        3.2.2 朱矿南帮边坡结构面分级第32-35页
    3.3 结构面的统计分析第35-38页
        3.3.1 东南帮边坡结构面统计分析第36-37页
        3.3.2 西南帮边坡结构面统计分析第37-38页
    3.4 工程边坡结构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8-45页
        3.4.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第38-41页
        3.4.2 现场踏勘第41-42页
        3.4.3 朱矿南帮边坡结构面的空间展布情况第42-45页
    3.5 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与边坡潜在变形破坏模式机制分析第47-70页
    4.1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第47-61页
        4.1.1 岩石块体物理力学性质第47-54页
        4.1.2 岩体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第54-58页
        4.1.3 工程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第58-61页
    4.2 工程边坡潜在变形破坏模式机制分析第61-69页
        4.2.1 工程边坡结构类型第61-62页
        4.2.2 工程边坡潜在变形破坏模式第62-66页
        4.2.3 工程边坡危险分区与关键块体圈定第66-69页
    4.3 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第70-100页
    5.1 工程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第70-74页
        5.1.1 有限差分的概述第70页
        5.1.2 模型的建立第70-72页
        5.1.3 结果分析第72-74页
    5.2 局部块体稳定性分析第74-98页
        5.2.1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第74-85页
        5.2.2 离散元数值分析第85-98页
    5.3 小结第98-100页
第6章 工程边坡治理措施研究第100-112页
    6.1 矿坑边坡治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支护措施的选取第100-101页
        6.1.1 矿坑边坡治理设计原则第100页
        6.1.2 支护措施的选取第100-101页
    6.2 矿坑边坡的支护设计第101-111页
        6.2.1 锚索支护设计第101-108页
        6.2.2 注浆加固边坡设计第108-111页
    6.3 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安市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省生态环境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