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青州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1 导论第9-19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18页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1.5.1 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9页
2 相关理论分析第19-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专业化概念第19页
        2.1.2 农业生产专业化第19-20页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20-21页
    2.2 相关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第21-23页
        2.2.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应用第21页
        2.2.2 组织理论的应用第21-22页
        2.2.3 交易成本理论的应用第22页
        2.2.4 博弈论的应用第22-23页
3 山东省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考察第23-38页
    3.1 青州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第23-25页
    3.2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第25-27页
    3.3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第27-32页
        3.3.1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第27-29页
        3.3.2 青州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第29-32页
    3.4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38页
        3.4.1 合作社规模小、资金缺乏、难以进行有效投入第32-33页
        3.4.2 合作社管理层和社员大多素质不高,认识不够。第33-34页
        3.4.3 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合作社的关心支持不够。第34-35页
        3.4.4 相关配套扶持措施不到位第35-36页
        3.4.5 负责人干部化现象严重第36-37页
        3.4.6 缺乏监督机制第37页
        3.4.7 对政府支持依赖性大第37-38页
4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分析与选择第38-46页
    4.1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的运行模式第38-43页
        4.1.1“合作社+农户”模式第38-39页
        4.1.2“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第39-40页
        4.1.3“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第40-42页
        4.1.4“合作联社+农户”模式第42-43页
    4.2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选择第43-46页
        4.2.1 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农户”模式理论第43-44页
        4.2.2 青州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农户”模式的青州实践第44-46页
5 促进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6-48页
    5.1 不断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第46页
    5.2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高合作社规范化水平第46-47页
    5.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47页
    5.4 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竞争力第47-48页
    5.5 加强宣传,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力第4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7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记忆广度与法汉口译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中法批评言语行为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