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郑州市城市公园空间活力探析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空间活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9-12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第9-11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1-12页
    1.3 理论基础概述第12-22页
        1.3.1 城市公园第12-15页
        1.3.2 游憩理论第15-16页
        1.3.3 空间活力第16-17页
        1.3.4 环境-行为学第17-19页
        1.3.5 行为的尺度第19-21页
        1.3.6 个人空间、人际距离与空间容量第21-22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5页
    3.1 研究内容第22-24页
    3.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4 郑州市城市公园空间活力调查与分析第25-85页
    4.1 调查区域概况第25-27页
    4.2 调查公园基本情况第27-29页
        4.2.1 建园时间及区位第27页
        4.2.2 公园性质第27-28页
        4.2.3 公园面积第28页
        4.2.4 周边用地性质第28-29页
    4.3 调查公园游人总量与时间的分析第29-37页
        4.3.1 游人总量与时间的分析第29-30页
        4.3.2 同一时间不同公园总人数对比分析第30-33页
        4.3.3 同一公园不同时间总人数对比分析第33-37页
    4.4 调查公园游人活动类型与时空的分析第37-38页
        4.4.1 游人类型与时间的分析第37-38页
        4.4.2 游人类型与空间的分析第38页
    4.5 综合性公园空间活力分析第38-72页
        4.5.1 市级综合公园第38-55页
        4.5.2 区级综合公园第55-72页
    4.6 专类公园空间活力分析第72-83页
        4.6.1 林秀园空间活力分析第72-81页
        4.6.2 月季公园空间活力分析第81-82页
        4.6.3 商城公园空间活力分析第82-83页
    4.7 带状公园空间活力分析第83页
    4.8 街旁绿地空间活力分析第83-85页
    4.9 小结第85页
5 城市公园空间活力的塑造第85-88页
    5.1 城市公园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第85-86页
        5.1.1 游憩者层面第85-86页
        5.1.2 空间层面第86页
        5.1.3 活动层面第86页
    5.2 城市公园空间活力的营造原则第86-88页
        5.2.1 吸引力原则第86-87页
        5.2.2 便捷性原则第87页
        5.2.3 舒适性原则第87页
        5.2.4 适度性原则第87页
        5.2.5 参与性原则第87页
        5.2.6 混合性原则第87-88页
    5.3 塑造建议第88页
        5.3.1 适宜的空间尺度第88页
        5.3.2 注重边界空间的营造第88页
        5.3.3 复合空间的营造第88页
6 结论与讨论第88-90页
    6.1 结论第88-89页
    6.2 讨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英文摘要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安阳地区寺观园林研究
下一篇:低温胁迫下菊花叶片转录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