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中亚热带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土壤磷素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第4-6页
ABSTRCAT第6-8页
1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方法第13-18页
        1.2.1 经典统计法第13-14页
        1.2.2 地学统计学第14-15页
        1.2.3 GIS技术第15-16页
        1.2.4 空间插值法第16-17页
        1.2.5 状态空间模拟法第17-18页
    1.3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的研究第18-22页
        1.3.1 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第18-19页
        1.3.2 土壤P含量空间变异的研究第19-21页
        1.3.3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因子第21-22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5页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5-31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25页
    2.2 研究方法第25-31页
        2.2.1 样地设置第25-26页
        2.2.2 样地调查第26-27页
        2.2.3 土壤样品采集第27-28页
        2.2.4 土壤样品的处理第28页
        2.2.5 分析方法第28-30页
        2.2.6 研究路线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50页
    3.1 样地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土壤因子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第31-36页
        3.1.1 地形因子(高程、凹凸度)描述性统计特征第31-32页
        3.1.2 地表凋落物层现存量、物种数、株数描述性统计特征第32-33页
        3.1.3 土壤理化性状描述性统计特征第33-34页
        3.1.4 小结与讨论第34-36页
    3.2 土壤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36-50页
        3.2.1 土壤全P、有效P含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第36-38页
        3.2.2 土壤全P、有效P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及结构特征第38-41页
        3.2.3 土壤全P、有效P含量的空间分布第41-42页
        3.2.4 土壤全P、有效P含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第42-45页
        3.2.5 小结与讨论第45-50页
4 结论第50-52页
5 创新点第52-53页
6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5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轨道精测精调及其平顺性优化研究
下一篇:考虑构件相关性的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