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论我国关于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之规定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3-15页
一、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基本理论阐释第15-22页
    (一) 消费者和消费者合同的概念第15-20页
        1. 消费者的概念第15-17页
        2. 消费者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第17-20页
    (二) 涉外消费者合同之法律适用的概念和特征第20-22页
        1. 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的概念第20页
        2. 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的特征第20-22页
二、《法律适用法》另行规定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缘由第22-27页
    (一) 顺应近现代国际社会保护弱者权益的立法潮流第22-23页
    (二) 考虑消费者合同自身特征及其发展的需要第23-24页
    (三) 跟随当代各国国际私法相关立法的趋势第24-25页
    (四) 符合当代国际私法宗旨发展的客观要求第25-27页
三、我国关于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之规定的基本特点第27-35页
    (一) 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第27-29页
        1. 适用消费者单方意思自治原则第28-29页
        2. 对意思自治范围进行限制第29页
    (二) 适用对消费者有利的法律第29-32页
        1. 结果导向法律选择理论及有利于原则的应用第29-30页
        2. 以消费者经常居所地为重要连结点第30-32页
    (三) 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第32-35页
        1. 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第33-34页
        2. 被动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第34-35页
四、我国涉外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主要缺憾第35-40页
    (一) 未明确界定消费者合同概念第35页
    (二) 未阐释“相关经营活动”的内涵第35-37页
    (三) 未对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作出必要的限制第37-38页
    (四) 未充分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第38-40页
五、关于我国消费者合同法律适用之规定的完善第40-45页
    (一) 应当对消费者合同作出明确的界定第40页
    (二) 应当对“相关经营活动”作出明确的界定第40-42页
    (三) 应当对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作出适当的限制第42-43页
    (四) 应当引入最密切联系原则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助剂对一步法制备钒磷氧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关于通过网络侵害人格权的法律适用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