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 第10-12页 |
1.2.1 国外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风光互补发电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 第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理 | 第14-29页 |
2.1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总体结构 | 第14页 |
2.2 风力发电机组 | 第14-18页 |
2.2.1 风力机 | 第15-18页 |
2.2.2 发电机 | 第18页 |
2.3 光伏阵列 | 第18-22页 |
2.3.1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2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9页 |
2.3.3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特性 | 第19-22页 |
2.4 DC-DC变换电路 | 第22-25页 |
2.4.1 风机DC/DC变换器设计 | 第22-24页 |
2.4.2 光伏DC/DC变换器设计 | 第24-25页 |
2.5 蓄电池 | 第25-27页 |
2.5.1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 第25页 |
2.5.2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 | 第25-26页 |
2.5.3 铅酸蓄电池工作状态 | 第26-27页 |
2.6 整流器及逆变器 | 第27-28页 |
2.7 控制器 | 第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第29-40页 |
3.1 风力机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第29-34页 |
3.1.1 风力机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原理 | 第29页 |
3.1.2 传统风力机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 | 第29-31页 |
3.1.3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第31-34页 |
3.2 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第34-38页 |
3.2.1 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原理 | 第34页 |
3.2.2 部分遮蔽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 | 第34-35页 |
3.2.3 传统光伏矩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 | 第35-37页 |
3.2.4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 | 第37-38页 |
3.3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40-56页 |
4.1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6页 |
4.1.1 风力机建模 | 第40-41页 |
4.1.2 永磁同步发电机建模 | 第41-42页 |
4.1.3 光伏阵列建模 | 第42-45页 |
4.1.4 Buck型变换器模型 | 第45页 |
4.1.5 Boost型变换器模型 | 第45-46页 |
4.1.6 PWM信号产生模型 | 第46页 |
4.2 系统的仿真 | 第46-55页 |
4.2.1 风力发电系统仿真 | 第46-50页 |
4.2.2 光伏发电系统仿真 | 第50-55页 |
4.2.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仿真 | 第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 | 第56-73页 |
5.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6-65页 |
5.1.1 主电路各部分选型 | 第57-58页 |
5.1.2 光伏发电部分主电路 | 第58-59页 |
5.1.3 风力发电部分主电路 | 第59-60页 |
5.1.4 控制器选型及其外围电路 | 第60-62页 |
5.1.5 信号检测电路 | 第62-63页 |
5.1.6 辅助电源电路 | 第63-64页 |
5.1.7 PWM产生电路 | 第64页 |
5.1.8 MOSFET驱动电路 | 第64-65页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5-72页 |
5.2.1 风机检测模块 | 第65-66页 |
5.2.2 光伏阵列电压检测模块 | 第66-67页 |
5.2.3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程序 | 第67-71页 |
5.2.4 MPPT控制算法程序 | 第71-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6.1 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8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第80-81页 |
9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