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苦豆子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和SaLDC启动子功能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 苦豆子概述第10页
    1.2 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第11-14页
        1.3.1 植物启动子基本结构与功能第11页
        1.3.2 植物启动子类型第11-12页
        1.3.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法第12-14页
    1.4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1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第14-15页
        1.4.2 影响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第1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苦豆子瞬时转化体系建立第16-23页
    2.1 材料第16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16-17页
        2.2.1 仪器第16页
        2.2.2 菌株和质粒第16页
        2.2.3 试剂及其配制第16-17页
    2.3 方法第17-18页
        2.3.1 苦豆子子叶节愈伤组织的获得第17页
        2.3.2 农杆菌活化与培养第17-18页
        2.3.3 农杆菌介导转化苦豆子愈伤组织第18页
        2.3.4 GUS组织化学染色第18页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8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18-21页
        2.4.1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瞬时转化的影响第18-19页
        2.4.2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瞬时转化的影响第19页
        2.4.3 农杆菌与愈伤组织共培养时间对瞬时转化的影响第19-20页
        2.4.4 子叶节预培养时间对瞬时转化的影响第20页
        2.4.5 AS对瞬时转化的影响第20-21页
        2.4.6 苦豆子瞬时转化体系第21页
    2.5 讨论第21-23页
第三章 SaLDC启动子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第23-32页
    3.1 材料第23页
    3.2 仪器与试剂第23-24页
        3.2.1 仪器及耗材第23页
        3.2.2 菌株和质粒第23-24页
        3.2.3 试剂及其配制第24页
    3.3 方法第24-28页
        3.3.1 苦豆子基因组DNA提取第24页
        3.3.2 SaLDC启动子序列克隆及片段回收第24-25页
        3.3.3 SaLDC启动子连接与转化第25页
        3.3.4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测序第25-26页
        3.3.5 SaLDC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页
        3.3.6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大肠杆菌第26-28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3.4.1 SaLDC启动子序列克隆第28页
        3.4.2 SaLDC启动子序列连接转化及测序第28-29页
        3.4.3 SaLDC启动子序列信息学分析第29-30页
        3.4.4 SaLDC启动子序列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和验证第30-31页
    3.5 讨论第31-32页
第四章 SaLDC启动子缺失分析第32-39页
    4.1 材料第32页
    4.2 仪器与试剂第32-33页
        4.2.1 仪器及耗材第32页
        4.2.2 菌株和质粒第32页
        4.2.3 试剂及其配制第32-33页
    4.3 方法第33-36页
        4.3.1 SaLDC启动子缺失片段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第33-34页
        4.3.2 农杆菌介导表达载体转化苦豆子愈伤组织第34-35页
        4.3.3 转基因愈伤组织GUS组织化学染色第35页
        4.3.4 转基因愈伤组织GUS蛋白荧光定量分析第35-36页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6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4.4.1 不同长度的SaLDC启动子片段的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第36-37页
        4.4.2 不同长度SaLDC启动子片段在苦豆子愈伤中的瞬时表达第37-38页
    4.5 讨论第38-39页
第五章 SaLDC启动子表达模式验证第39-45页
    5.1 材料第39页
    5.2 仪器与试剂第39页
        5.2.1 仪器第39页
        5.2.2 菌株和质粒第39页
        5.2.3 试剂及其配制第39页
    5.3 方法第39-41页
        5.3.1 拟南芥种植第39-40页
        5.3.2 农杆菌介导的蘸花法转化拟南芥第40页
        5.3.3 SaLDC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第40页
        5.3.4 SaLDC启动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40-41页
        5.3.5 SaLDC启动子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第41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5.4.1 SaLDC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时空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第41-42页
        5.4.3 SaLDC启动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42-43页
        5.4.4 SaLDC启动子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第43页
    5.5 讨论第43-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lk1分子信号通路在类肿瘤干细胞静息调控中的特征分析
下一篇:海岛濒危植物舟山新木姜子谱系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