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边坡桩锚结构受力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以渝怀铁路彭水—保家楼段为例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1.3 滑坡治理主要措施 | 第13-15页 |
| 1.4 本文项目背景 | 第15-16页 |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2 依托工程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7-24页 |
| 2.1 依托工程 | 第17-18页 |
| 2.1.1 工程概况 | 第17页 |
| 2.1.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第17-18页 |
| 2.2 边坡病害类型 | 第18页 |
| 2.3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 2.4 边坡稳定常规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 3 | 第24-38页 |
| 3.1 模型试验方法概要 | 第24-26页 |
| 3.1.1 相似第一定律 | 第24-25页 |
| 3.1.2 相似第二定律 | 第25页 |
| 3.1.3 相似第三定律 | 第25-26页 |
| 3.2 边坡模型试验设计要求 | 第26-27页 |
| 3.3 模拟边坡模型试验设计 | 第27-38页 |
| 3.3.1 边坡模型试验总体设计方案 | 第27页 |
| 3.3.2 边坡模型试验中的关键问题 | 第27-28页 |
| 3.3.3 边坡模型制作及基本试验 | 第28-33页 |
| 3.3.4 试验数据测量及采集系统 | 第33-36页 |
| 3.3.5 边坡模型试验过程 | 第36-38页 |
| 4 边坡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64页 |
| 4.1 边坡荷载作用下土压力分析 | 第38-53页 |
| 4.1.1 压力盒测点布置及编号 | 第38-40页 |
| 4.1.2 边坡模型土压力结果分析 | 第40-53页 |
| 4.2 边坡荷载作用对抗滑桩性状影响 | 第53-60页 |
| 4.2.1 抗滑桩应力测点布置 | 第53-55页 |
| 4.2.2 抗滑桩应力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4.2.3 抗滑桩位移测点布置 | 第57-58页 |
| 4.2.4 抗滑桩位移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4.3 边坡荷载作用对推力板性状影响 | 第60-63页 |
| 4.3.1 边坡模型推力板测点布置 | 第60-61页 |
| 4.3.2 推力板位移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MIDAS数值分析 | 第64-96页 |
| 5.1 三维有限元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 5.2 有支护和无支护状态下边坡土体沉降分析 | 第66-79页 |
| 5.3 桩锚支护状态下边坡土体对抗滑桩性状影响 | 第79-86页 |
| 5.3.1 抗滑桩变形分析 | 第80-82页 |
| 5.3.2 抗滑桩弯矩分析 | 第82-84页 |
| 5.3.3 抗滑桩轴向应力分析 | 第84-85页 |
| 5.3.4 抗滑桩剪力分析 | 第85-86页 |
| 5.4 桩锚支护状态下边坡土体对框架梁性状影响 | 第86-91页 |
| 5.4.1 框架梁变形分析 | 第87-88页 |
| 5.4.2 框架梁弯矩分析 | 第88-90页 |
| 5.4.3 框架梁剪力分析 | 第90-91页 |
| 5.5 桩锚支护状态下边坡土体对锚杆性状影响 | 第91-95页 |
| 5.5.1 锚杆变形分析 | 第92-93页 |
| 5.5.2 锚杆轴向应力分析 | 第93-9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6.1 结论 | 第96-97页 |
| 6.2 展望 | 第97-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