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选题旨趣 | 第11-12页 |
二、先行研究 | 第12-17页 |
(一) 关于清末宪政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关于谘议局的研究 | 第13-16页 |
(三) 关于湖北谘议局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史料运用、取径与方法 | 第17-18页 |
(一) 史料运用 | 第17-18页 |
(二) 取径与方法 | 第18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一) 创新点 | 第18-19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湖北谘议局的筹备和建立 | 第20-34页 |
一、湖北谘议局成立前后的社会背景 | 第20-24页 |
(一) 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 | 第20-21页 |
(二) 湖北立宪派的产生和壮大 | 第21-24页 |
二、湖北谘议局的筹备和建立 | 第24-32页 |
(一) 从创办所到筹办处 | 第24-26页 |
(二) 议员、议长选举 | 第26-30页 |
(三) 湖北谘议局的成立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湖北谘议局人事、运作分析 | 第34-50页 |
一、议员、开局风潮及议长分析 | 第34-43页 |
(一) 议员分析 | 第34-36页 |
(二) 开局风潮 | 第36-40页 |
(三) 议长更迭 | 第40-43页 |
二、运作及议案分析 | 第43-49页 |
(一) 运作分析 | 第43-46页 |
(二) 议案分析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湖北谘议局与总督和资政院的关系 | 第50-59页 |
一、与总督的关系 | 第50-53页 |
二、与资政院的关系 | 第53-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湖北谘议局在重大活动中的参与 | 第59-72页 |
一、湖北谘议局与湖北铁路风潮 | 第59-65页 |
二、湖北谘议局与国会请愿运动 | 第65-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一: 湖北谘议局留日议员出身统计表 | 第82-83页 |
附录二: 选举研究所(湖北谘议局筹办处创设)入所各员各衔 | 第83-84页 |
附录三: 湖北各府选举人数及议员名额分配表 | 第84-85页 |
附录四: 湖北省谘议局议员名单(第一次会期) | 第85-88页 |
附录五: 湖北谘议局议员出身统计表 | 第88-89页 |
附录六: 湖北谘议局第一次到第二次会期议员出缺补缺一览表 | 第89-90页 |
附录七: 湖北谘议局议长、副议长、常驻议员姓名及更迭表 | 第90-91页 |
附录八: 湖北谘议局第一次会期各委员会名单 | 第91-92页 |
附录九: 湖北谘议局第二次会期各审查委员会名单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