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 | 第10-13页 |
1.2.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传统的融资模式 | 第13-14页 |
1.2.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新型的融资模式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2.3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0-21页 |
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模式的发展 | 第21-31页 |
3.1 传统融资模式 | 第21-23页 |
3.1.1 转移支付 | 第21页 |
3.1.2 债务性融资 | 第21-22页 |
3.1.3 资产融资 | 第22-23页 |
3.2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缺陷 | 第23-25页 |
3.2.1 转移支付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够公开、缺乏监督 | 第23页 |
3.2.2 债务性融资会增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 第23-24页 |
3.2.3 资产融资模式不可持续,且对房价有负面影响 | 第24-25页 |
3.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新型融资模式 | 第25-31页 |
3.3.1 几种新型融资模式 | 第25-28页 |
3.3.2 发展新型融资模式的意义 | 第28-29页 |
3.3.3 发展新型融资模式的保障措施 | 第29-31页 |
4. L平台公司A区棚改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 | 第31-43页 |
4.1 L平台公司简介 | 第31页 |
4.2 A区棚改项目简介 | 第31-33页 |
4.2.1 A区棚改项目工程概况 | 第31-33页 |
4.2.2 A区棚改项目二期工程资金需求 | 第33页 |
4.3 A区棚改项目的融资模式选择 | 第33-37页 |
4.3.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下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 第33-35页 |
4.3.2 PPP模式 | 第35-36页 |
4.3.3 农发基金入股模式 | 第36页 |
4.3.4 成立产业基金融资 | 第36-37页 |
4.4 新型融资模式在A区棚改项目中的运作效果 | 第37-39页 |
4.5 A区棚改项目运用新型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 第39-43页 |
4.5.1 A区棚改项目运用新型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 | 第39-41页 |
4.5.2 新型融资模式的风险防范 | 第41-43页 |
5. 推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新型融资模式的建议 | 第43-47页 |
5.1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营机制 | 第43页 |
5.2 加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 | 第43-44页 |
5.3 拓宽融资渠道,引入民间资本 | 第44页 |
5.4 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新型融资模式推广 | 第44-47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7-49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4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