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幸福课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2.1 积极心理学第10-15页
        2.1.1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第10页
        2.1.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第10-14页
        2.1.3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第14-15页
    2.2 幸福课第15-18页
        2.2.1 幸福课的背景第15-16页
        2.2.2 幸福课的内涵第16页
        2.2.3 幸福课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2.3 积极品质第18-23页
        2.3.1 积极品质的内涵第18页
        2.3.2 积极品质的分类以及特点第18-21页
        2.3.3 积极品质的测量第21-22页
        2.3.4 积极品质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2.4 培养积极品质的相关研究第23-25页
        2.4.1 理论上对培养积极品质的探讨第23-24页
        2.4.2 实践中对培养积极品质的研究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6-32页
    3.1 研究对象第26页
    3.2 研究工具第26-27页
        3.2.1 问卷第26页
        3.2.2 访谈第26-27页
    3.3 研究程序第27页
        3.3.1 宣传招募第27页
        3.3.2 课程进行第27页
    3.4 课程体系第27-31页
        3.4.1 幸福课程的带领人第27页
        3.4.2 幸福课程内容第27-31页
    3.5 统计方法第31页
    3.6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32-38页
    4.1 幸福课对大学生积极品质影响效果分析第32-35页
        4.1.1 大学生积极品质前测、后测及追踪的总体差异第32-33页
        4.1.2 大学生亲和力因子前测、后测及追踪的总体差异第33-34页
        4.1.3 大学生生命力因子前测、后测、追踪的总体差异第34页
        4.1.4 大学生意志力因子前测、后测以及追踪的总体差异第34-35页
    4.2 幸福课访谈结果第35-36页
    4.3 本章小节第36-38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38-44页
    5.1 幸福课对大学生积极品质影响效果的分析和讨论第38-41页
        5.1.1 幸福课对大学生积极品质总体影响的分析和讨论第38-39页
        5.1.2 幸福课对大学生亲和力因子影响的分析和讨论第39页
        5.1.3 幸福课对大学生生命力因子影响的分析和讨论第39-40页
        5.1.4 幸福课对大学生意志力因子影响的分析和讨论第40-41页
    5.2 幸福课访谈的讨论与分析第41-43页
    5.3 本章小节第43-44页
第6章 结论第44-46页
    6.1 研究结论第44页
    6.2 研究创新之处第44页
    6.3 本研究的不足第44页
    6.4 对今后有关研究的建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附录第55-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脑电波信号处理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文微博评论对象抽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