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国内外管道应力的研究 | 第11-13页 |
| 1.2.2 主蒸汽管道寿命评估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管道应力分析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 2.1 管道系统应力分析理论 | 第15-17页 |
| 2.1.1 管道系统应力分析的有关内容 | 第15-16页 |
| 2.1.2 管道所受应力分类 | 第16-17页 |
| 2.2 管道弯头应力分析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 2.2.1 热应力 | 第17-18页 |
| 2.2.2 机械应力 | 第18-1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主蒸汽管道的管系应力分析 | 第20-30页 |
| 3.1 CAESARⅡ管道应力分析软件简介 | 第20-22页 |
| 3.1.1 CAESARⅡ软件的优缺点 | 第20-21页 |
| 3.1.2 CAESARⅡ应力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3.2 主蒸汽管道的建模 | 第22-25页 |
| 3.3 主蒸汽管系应力的计算 | 第25-29页 |
| 3.3.1 静力计算所需要输入的相关数据 | 第25-26页 |
| 3.3.2 CAESARⅡ输出文件工况的组合 | 第26-27页 |
| 3.3.3 静力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27-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主蒸汽管道弯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30-38页 |
| 4.1 有限元理论 | 第30-31页 |
| 4.1.1 温度场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4.2 瞬态温度场分析 | 第31-36页 |
| 4.2.1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4.2.2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1-32页 |
| 4.2.3 网格划分 | 第32-33页 |
| 4.2.4 施加载荷 | 第33-34页 |
| 4.2.5 启动过程中蒸汽管道弯头的瞬态温度场结果 | 第34-36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5章 主蒸汽管道弯头应力分析 | 第38-49页 |
| 5.1 机械应力分析基础 | 第39-44页 |
| 5.1.1 机械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42页 |
| 5.1.2 机械应力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 5.1.3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5.2 热应力场分析 | 第44-46页 |
| 5.2.1 热应力场分析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 5.2.2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5.3 总应力场分析 | 第46-48页 |
| 5.3.1 有限元模型 | 第46页 |
| 5.3.2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6章 主蒸汽管道的蠕变寿命评估 | 第49-56页 |
| 6.1 主蒸汽管道的主要失效形式 | 第49-51页 |
| 6.1.1 疲劳失效 | 第49页 |
| 6.1.2 蠕变失效 | 第49-51页 |
| 6.1.3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失效 | 第51页 |
| 6.2 主蒸汽管道的寿命分析方法 | 第51-54页 |
| 6.2.1 疲劳寿命分析 | 第51-52页 |
| 6.2.2 蠕变寿命分析 | 第52-53页 |
| 6.2.3 蠕变—疲劳寿命分析 | 第53-54页 |
| 6.3 主蒸汽管道的寿命评估 | 第54-55页 |
| 6.3.1 等温线外推法 | 第54-55页 |
| 6.3.2 时间—温度外推法 | 第55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7.1 结论 | 第56-57页 |
| 7.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