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前言 | 第17-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一章 代表菌株的选取及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25-40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30-36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第二章 奇异变形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比对 | 第40-44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C02011中的Ⅳ型分泌系统(T4SS)基本特性分析 | 第44-5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45-52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奇异变形杆菌C02011株virB9基因敲除及特性分析 | 第55-76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55-69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69-74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五章 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76-88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76-82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82-85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六章 virB9缺失对奇异变形杆菌C02011株对细胞的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 | 第88-94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88-90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90-93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93-94页 |
第七章 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 第94-101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94-97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97-98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第八章 C02011野生株、virB9基因敲除株及回补株动物实验 | 第101-106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3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103-105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105-106页 |
第九章 致腹泻奇异变形杆菌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06-112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106-108页 |
第二节 结果 | 第108-110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全文总结 | 第112-116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6-117页 |
发表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统计学证明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