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2 财税体制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 | 第14-16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 第16页 |
1.3.2 关于德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有关研究 | 第16-17页 |
1.3.3 基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研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机理 | 第21-25页 |
2.1 财税政策的含义及作用 | 第21页 |
2.2 财税政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 第21-25页 |
2.2.1 财税政策通过引导资源配置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第22页 |
2.2.2 财税政策通过调整收入分配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第22-23页 |
2.2.3 财税政策通过逆经济风向调整而稳定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第23-25页 |
第3章 两德统一初期的经济背景分析 | 第25-30页 |
3.1 经济制度方面 | 第25-26页 |
3.2 工业方面 | 第26-27页 |
3.3 农业方面 | 第27-28页 |
3.4 社会现状方面 | 第28-30页 |
第4章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 第30-38页 |
4.1 德国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0-36页 |
4.1.1 纵向财政转移支付 | 第31-35页 |
4.1.2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 第35-36页 |
4.2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特点 | 第36-38页 |
第5章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 第38-44页 |
5.1 财税制度的完善使得区域协调性增强 | 第38-41页 |
5.1.1 经济总体差距逐渐缩小 | 第38-39页 |
5.1.2 产业实力差距逐渐缩小 | 第39-40页 |
5.1.3 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 第40-41页 |
5.1.4 东西德之间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 第41页 |
5.2 德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增加 | 第41-44页 |
5.2.1 德国经济实力增强 | 第41-42页 |
5.2.2 两德统一给德国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 第42-44页 |
第6章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检验 | 第44-56页 |
6.1 模型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第44-46页 |
6.1.1 模型的选取 | 第44页 |
6.1.2 数据的来源 | 第44-45页 |
6.1.3 数据的处理 | 第45-46页 |
6.2 财税政策对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动态效应分析 | 第46-56页 |
6.2.1 财税总量变动对东西部收入差距变动的动态效应 | 第46-51页 |
6.2.2 财税的结构指标变动对东西部缩小收入差距的动态效应 | 第51-56页 |
第7章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 第56-60页 |
7.1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 第56页 |
7.2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56-60页 |
7.2.1 转移支付制度法律化 | 第56-57页 |
7.2.2 纵向和横向的转移支付相结合 | 第57-58页 |
7.2.3 采用“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额度 | 第58页 |
7.2.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