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家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11-18页
    (一) 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 选题缘由第11-12页
        2.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2页
        3. 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综述第13-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3. 综述第16-17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1. 研究思路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 发挥家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的主要依据第18-26页
    (一) 理论依据第18-24页
        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科学阐释第18-21页
        2. 家庭相关理论的知识借鉴第21-24页
    (二) 实践依据第24-26页
        1. 大学生价值观错位折射出的家庭影响缺失的现实第24-25页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呼唤家庭的价值回归第25-26页
二 审视家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的具体表现第26-33页
    (一) 家庭在子女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的历史认识第26-27页
        1. 内容上全面多样第26-27页
        2. 方法上灵活多变第27页
    (二) 主要作用第27-33页
        1. 家庭教育的导向作用第27-29页
        2. 家庭成员的干预作用第29页
        3. 家庭氛围的熏陶作用第29-31页
        4. 家庭实践的养成作用第31页
        5. 家庭价值的塑造作用第31-33页
三 影响家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的因素分析第33-43页
    (一) 家庭内部的影响因素第33-39页
        1. 家庭文化第33-35页
        2. 代际差异第35-36页
        3. 家庭教养方式第36-37页
        4. 家长认知水平第37-38页
        5. 家庭功利化价值趋向第38-39页
    (二) 家庭外部的影响因素第39-43页
        1. 国家社会重视程度第39-40页
        2. 家校协同水平第40-41页
        3. 社会变迁第41-43页
四 实现家庭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的路径选择第43-54页
    (一) 坚持多方发力第43-45页
        1. 国家法律制度支撑与保障第43-44页
        2. 社会风气风尚营造与优良第44页
        3. 家庭主客双方互动与沟通第44-45页
    (二) 改善家庭德育第45-47页
        1. 转变成才观念第45-46页
        2. 加强道德教育第46-47页
    (三) 弘扬传统文化第47-49页
        1. 塑造新时代的家风第47-48页
        2. 合理利用传统节假日第48-49页
    (四) 推动终身学习第49-50页
        1. 学习型家庭确立的依据及意义第49页
        2. 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具体举措第49-50页
    (五) 立足实践活动第50-51页
        1. 立足实践活动的现实背景第50-51页
        2. 科学的实践锻炼第51页
    (六) 优化家校合作第51-54页
        1. 日常的家校沟通第52页
        2. 详细的合作计划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德国财税体制改革对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