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1-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1页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已研究的问题第12-15页
        (二)研究的现状第15页
        (三)述评第15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轨迹简述第17-22页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第17-19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第19-22页
第二章 新时期加强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第22-25页
第三章 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第25-37页
    一、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表现及成因第25-28页
        (一)尊重并热爱大自然第26页
        (二)从小有爱国主义情怀第26-27页
        (三)文化包容心较强第27页
        (四)理想远大第27页
        (五)勤劳的良好品质第27-28页
    二、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核心原因第28-37页
        (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薄弱第28-30页
        (二)情感出现荒漠化倾向第30-31页
        (三)学习习惯较差第31-32页
        (四)受教育无用思想滋生第32-33页
        (五)边防意识较弱第33-35页
        (六)以孤独和逆反为主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现第35-37页
第四章 怒江州傈僳族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第37-52页
    一、奠定小学生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基础第37-41页
        (一)通过多种途径对家长进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宣传教育第38页
        (二)培养小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第38-41页
    二、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关怀第41-43页
    三、引导小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第43-44页
    四、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教育第44-46页
    五、结合历史、地理和现实情况进行边防意识培养第46-47页
    六、多途径应对孤独与逆反为主的心理健康问题第47-52页
结论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附录第59-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洁静精微”的德育意蕴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