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教科书隐性课程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隐性课程的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隐性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2.2 国内隐性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第12-13页
        1.2.3 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13页
        1.2.4 隐性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4.1 生物学教科书是学生了解生物学和学习生物学最主要的渠道第15页
        1.4.2 学生从教科书理解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第15页
        1.4.3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第15-17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教科书第17页
        2.1.2 隐性课程第17-18页
        2.1.3 课程资源第18页
        2.1.4 隐性课程资源第18页
    2.2 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第18-19页
    2.3 隐性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第19-20页
    2.4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第20-21页
第3章 新课程背景下《分子与细胞》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分析第21-28页
    3.1 教科书目录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1-22页
    3.2 章首序言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2-23页
    3.3 生物名词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3页
    3.4 特色栏目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3-28页
        3.4.1 习题性栏目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3-24页
        3.4.2 活动性栏目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4-26页
        3.4.3 资料性栏目中的隐性课程资源第26-28页
第4章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隐性课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28-37页
    4.1 调查目的第28页
    4.2 调查对象第28页
    4.3 调查过程第28页
    4.4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8-37页
        4.4.1 高中生物教师对生物教科书中隐性课程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第28-33页
        4.4.2 高一学生对生物教科书隐性课程资源的了解及利用结果的调查分析第33-35页
        4.4.3 对生物教科书中隐性课程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第35-37页
第5章 教学实践研究及利用策略的建议第37-48页
    5.1 教学案例实践第37-45页
    5.2 利用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隐性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第45-46页
        5.2.1 潜移默化第45页
        5.2.2 因势利导第45页
        5.2.3 协调共赢第45-46页
    5.3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隐性课程资源利用的建议第46-48页
        5.3.1 加强教师对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46页
        5.3.2 优化组合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第46页
        5.3.3 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学习的习惯第46-47页
        5.3.4 完善生物教学的评价体系第47-4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8-49页
    6.2 本研究的不足第49页
    6.3 后续研究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辩诉交易制度本土化设计
下一篇: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