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畜牧业、饲养业论文

奶牛养殖小区模式与牧场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页
        1.1.3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关于奶业发展的研究第9-10页
        1.2.2 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研究第10-11页
        1.2.3 关于奶业生产方面的研究第11-12页
        1.2.4 文献评述第12页
    1.3 研究框架和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框架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13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页
        1.4.2 数据来源第13页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13-14页
2 相关理论第14-16页
    2.1 规模经济理论第14-15页
    2.2 投入产出理论第15-16页
3 内蒙古奶业发展现状第16-23页
    3.1 内蒙古奶业相关政策第16-17页
    3.2 内蒙古奶业生产发展基本情况第17-23页
        3.2.1 内蒙古奶类产量及存栏情况第17-19页
        3.2.2 内蒙古奶牛单产水平及人均占有量第19-20页
        3.2.3 呼和浩特奶类产量及存栏情况第20-22页
        3.2.4 呼和浩特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第22-23页
4 呼和浩特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发展现状第23-36页
    4.1 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的基本情况第23-31页
        4.1.1 基本信息与技术人员构成第23-24页
        4.1.2 平均奶牛头数、结构与单产第24-26页
        4.1.3 牛舍条件及粪污处理第26-27页
        4.1.4 养殖技术与防疫情况第27-29页
        4.1.5 牛奶价格分级与销售合同第29-30页
        4.1.6 主要资金来源第30-31页
    4.2 呼和浩特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的投入对比第31-33页
        4.2.1 饲料投入第31-32页
        4.2.2 人工投入第32页
        4.2.3 医疗防疫投入第32-33页
        4.2.4 保险投入第33页
        4.2.5 其他投入第33页
    4.3 呼和浩特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的产出对比第33-34页
        4.3.1 牛奶产出对比第33-34页
        4.3.2 其它产出对比第34页
    4.4 小结第34-36页
5 呼和浩特奶牛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第36-39页
    5.1 奶牛DHI测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不足第36页
    5.2 高品质粗饲料供需失衡第36页
    5.3 牛舍条件差,管理方式粗放第36-37页
    5.4 融资渠道单一第37页
    5.5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第37页
    5.6 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第37-38页
    5.7 养殖小区与奶企销售合同不规范第38-39页
6 促进奶牛养殖小区改造升级的对策建议第39-42页
    6.1 加快养殖技术应用,提倡科学喂养第39页
    6.2 提高高品质粗饲料供给,降低饲料成本第39页
    6.3 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第39-40页
    6.4 扩宽融资渠道第40-41页
    6.5 从源头上控制粪污污染,大力推行奶业循环经济第41页
    6.6 建立人才联动机制第41页
    6.7 建立第三方仲裁机制,规范销售合同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作者简介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亲密度的社交网络舆论领袖节点识别及应用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感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