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硼化物合成及辅酶NADH模型物的光反应研究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辅酶NADH模型物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辅酶NAD~+模型物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15-17页 |
1.4 高价碘鎓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7-24页 |
1.4.1 构建C-O键 | 第18-19页 |
1.4.2 构建C-N键 | 第19-21页 |
1.4.3 构建碳-卤键 | 第21-23页 |
1.4.4 构建C-S和C-P键 | 第23-24页 |
1.5 构建C(sp~3)-CF_3的研究 | 第24-28页 |
1.6 合成喹啉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 第28-34页 |
1.6.1 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 | 第28-32页 |
1.6.2 无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 | 第32-34页 |
1.7 制备烷基硼化物的研究 | 第34-39页 |
1.7.1 α,β-不饱和酮的硼酯化反应 | 第34-36页 |
1.7.2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 第36-37页 |
1.7.3 烷烃C-H活化硼酯化反应 | 第37页 |
1.7.4 卤代烷烃的硼酯化反应 | 第37-39页 |
1.8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39-41页 |
1.8.1 有机硼化物合成 | 第39页 |
1.8.2 辅酶NADH模型物的光反应研究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2页 |
第二章 合成有机硼化物的研究 | 第52-68页 |
2.1 引言 | 第5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2-58页 |
2.2.1 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条件优化 | 第52-53页 |
2.2.2 α,β-不饱和酮的底物拓展 | 第53-54页 |
2.2.3 烷基卤化物的条件优化 | 第54-56页 |
2.2.4 烷基卤化物的底物拓展 | 第56-5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6页 |
2.3.1 纳米铜 | 第58-59页 |
2.3.2 纳米氧化亚铜 | 第59-60页 |
2.3.3 核磁数据 | 第60-6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三章 C(sp~3)-H活化的三氟甲基化研究 | 第68-90页 |
3.1 引言 | 第6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8-77页 |
3.2.1 反应的发现 | 第68-69页 |
3.2.2 产物结构的确认 | 第69-70页 |
3.2.3 优化金属催化剂 | 第70-71页 |
3.2.4 优化配体 | 第71页 |
3.2.5 优化溶剂 | 第71-73页 |
3.2.6 对照实验 | 第73页 |
3.2.7 其他模型物和有机胺的对照 | 第73-74页 |
3.2.8 其他底物的尝试 | 第74-75页 |
3.2.9 反应底物的拓展 | 第75-7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2页 |
3.3.1 自由基实验 | 第77页 |
3.3.2 反应的应用研究 | 第77页 |
3.3.3 可能的机理 | 第77-78页 |
3.3.4 核磁数据 | 第78-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第四章 光催化合成喹啉衍生物的研究 | 第90-122页 |
4.1 引言 | 第9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0-95页 |
4.2.1 AcrH_2的合成 | 第90-91页 |
4.2.2 重氮盐的合成 | 第91页 |
4.2.3 反应条件优化 | 第91-93页 |
4.2.4 底物拓展 | 第93-9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5-119页 |
4.3.1 对照实验 | 第95-97页 |
4.3.2 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第97-98页 |
4.3.3 可能的机理 | 第98-99页 |
4.3.4 高效液相分析 | 第99-100页 |
4.3.5 核磁数据 | 第100-11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5.1 结论 | 第122页 |
5.2 展望 | 第122-124页 |
附录 | 第124-180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24-126页 |
2. 硼酯化合物的谱图(选取代表性物质) | 第126-148页 |
3. 三氟甲基化反应的谱图(选取代表性物质) | 第148-159页 |
4. 喹啉衍生物的谱图(选取代表性物质) | 第159-18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