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跨区域河流治理的府际协调研究--以子牙河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第12-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页
        1.2.3 研究创新第13页
    1.3 文献述评第13-17页
        1.3.1 关于府际关系协调的研究第13-15页
        1.3.2 关于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第15-17页
第二章 我国跨区域河流府际协调治理情况梳理第17-22页
    2.1 我国大型跨区域河流治理:体制与成就第17-20页
        2.1.1 长江:城市集群互补型合作第17-18页
        2.1.2 黄河:政府牵头式合作第18-19页
        2.1.3 珠江:开放型异质性合作第19-20页
    2.2 我国中小型跨区域河流治理及研究区选择第20-22页
        2.2.1 我国中小型跨区域河流治理情况第20-21页
        2.2.2 子牙河作为文章研究区的可行性第21-22页
第三章 子牙河水污染跨区域治理情况及面临困境第22-35页
    3.1 子牙河的基本情况介绍第22-25页
        3.1.1 子牙河的自然情况第22-23页
        3.1.2 子牙河的污染情况第23-25页
    3.2 子牙河的治理成就第25-26页
    3.3 子牙河在跨区域治理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第26-35页
        3.3.1 政策法规:立法供需冲突和合作法的缺失第26-28页
        3.3.2 政策执行:“各管一段”与“多头管理”并存第28-30页
        3.3.3 资源结构:信息资源和经济结构问题第30-32页
        3.3.4 纵向关系:权责关系与财政分配问题第32-35页
第四章 整体性治理—完善子牙河治理的理论基础第35-44页
    4.1 子牙河水污染合作治理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碎片化第35-38页
        4.1.1 碎片化行政的弊端第35-37页
        4.1.2 碎片化权威的提出第37-38页
    4.2 解决碎片化问题的根本途径——整体性治理第38-40页
        4.2.1 整体性治理的意蕴阐释第38-39页
        4.2.2 整体性治理在中国的实践第39-40页
    4.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下的整体性治理框架第40-44页
        4.3.1 组织结构:整体性政府第40-41页
        4.3.2 运行机制:整体性治理第41-44页
第五章 子牙河水污染治理中府际协调的整体性治理路径第44-54页
    5.1 跨区域政策法规的整体性路径第44-46页
        5.1.1 立法方式:协调的立法和立法的协调第44-45页
        5.1.2 立法过程:沟通协商—互动反馈—监督评估第45-46页
    5.2 跨区域政策执行的整体性路径第46-49页
        5.2.1 构建权威的跨区域合作治理协调机制第47-48页
        5.2.2 建立领导责任和目标考核制度:河长制第48-49页
    5.3 跨区域资源结构的整体性路径第49-52页
        5.3.1 设立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第49-50页
        5.3.2 重塑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第50-52页
    5.4 纵向府际关系的整体化路径第52-54页
        5.4.1 理清纵向政府间权责关系第52-53页
        5.4.2 捋顺纵向政府间财政分配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语第54-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水数值模拟若干问题研究:从介质微观结构刻画到区域地下水反应迁移模拟
下一篇:大部制视域下我国基层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