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果蝇MB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响应冷胁迫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5页
    1.1 转录因子第12-15页
        1.1.1 转录因子的定义第12页
        1.1.2 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第12-14页
            1.1.2.1 转录因子的结构第12-13页
            1.1.2.2 转录因子的分类第13-14页
        1.1.3 转录因子的调控第14-15页
    1.2 转录辅激活因子第15-18页
        1.2.1 转录辅激活因子的定义第16-17页
        1.2.2 转录辅激活因子的结构和分类第17-18页
            1.2.2.1 转录辅激活因子的结构第17-18页
            1.2.2.2 转录辅激活因子的分类第18页
    1.3 mbf1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抗寒性研究进展第20-23页
        1.4.1 冷胁迫第20-21页
        1.4.2 冷胁迫对动植物的影响第21页
        1.4.3 冷胁迫信号及转录调控第21-23页
    1.5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第23-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46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5-31页
        2.1.1 果蝇品系第25页
        2.1.2 实验使用的药品试剂及各种试剂盒第25-26页
        2.1.3 信息检索网站和图像处理软件第26页
        2.1.4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26-27页
        2.1.5 实验引物及MBF1的序列号第27-30页
        2.1.6 试剂配制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46页
        2.2.1 胚胎固定及保存第31页
        2.2.2 胚胎免疫抗体染色第31-32页
        2.2.3 果蝇原基抗体染色第32-33页
        2.2.4 果蝇培养第33页
        2.2.5 果蝇培养基的制备第33页
        2.2.6 果蝇产卵培养基的制备第33页
        2.2.7 果蝇饲养培养基的制作方法第33-34页
        2.2.8 三龄幼虫的冷处理第34页
        2.2.9 果蝇成虫的收集与处理第34页
        2.2.10 动物总RNA的提取方法第34-35页
        2.2.11 检测提取的RNA溶液的质量第35-36页
        2.2.12 反转录合成定量所需cDNA第36页
        2.2.13 PCR 筛选合适的引物(使用 2×Taq PCR Master Mix 试剂盒做)第36-37页
        2.2.14 Real time-qPCR体系及其反应条件第37页
        2.2.15 转基因果蝇的制作第37-44页
            2.2.15.1 构建载体及进行果蝇注射的总体步骤第37-38页
            2.2.15.2 扩增目的条带第38页
            2.2.15.3 PCR产物的纯化第38-39页
            2.2.15.4 末端平滑DNA片段 3′末端加A尾巴第39页
            2.2.15.5 A-Tailing DNA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转化第39页
            2.2.15.6 大肠杆菌的转化第39-40页
            2.2.15.7 菌落PCR第40页
            2.2.15.8 质粒的提取第40-41页
            2.2.15.9 双酶切第41页
            2.2.15.10 胶回收第41-42页
            2.2.15.11 DNA片段与CaSpeR载体的连接转化第42页
            2.2.15.12 质粒的纯化第42-43页
            2.2.15.13 注射果蝇第43-44页
        2.2.16 Rescue果蝇的制作第44-45页
        2.2.17 果蝇胚胎的收集与冷处理第45页
        2.2.18 Microarray分析第45-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56页
    3.1 MBF1的进化分析第46页
    3.2 mbf1基因的表达模式第46-47页
    3.3 过表达品系和拯救型品系的制作第47-49页
        3.3.1 过表达品系的制作第47-49页
        3.3.2 杂交获得拯救型品系第49页
    3.4 荧光定量鉴定mbf1基因对冷胁迫的表达分析第49-50页
    3.5 成活率实验第50页
    3.6 MBF1的组织定位第50-51页
    3.7 Microarray数据分析MBF1的目的基因第51-53页
    3.8 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MBF1的目的基因第53-56页
4 讨论第56-58页
5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独脚金内酯合成相关基因TaDWARF27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小麦泛素基因Ta-Ub2改善短柄草非生物胁迫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