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钌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和钯催化芳基吡啶的酰化反应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烯烃复分解概述第11-25页
        1.1.1 烯烃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应用简介第11-15页
        1.1.2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发现和发展第15-19页
        1.1.3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催化机理第19-21页
        1.1.4 常见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简介第21-23页
        1.1.5 含有吡啶配体的钌催化剂第23-24页
        1.1.6 含有不同膦配体的钌催化剂第24-25页
        1.1.7 本文所做工作第25页
    1.2 C-H活化反应概述第25-31页
        1.2.1 C-H活化反应分类简介第25-28页
        1.2.2 在sp~2 C-H键上引入羰基官能团的反应第28-29页
        1.2.3 过渡金属催化脱羧偶联反应第29页
        1.2.4 本文所做工作第29-31页
第二章 基础实验部分第31-44页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31-33页
        2.1.1 实验仪器第31页
        2.1.2 试剂的来源及规格第31-33页
    2.2 溶剂和试剂的处理第33-34页
    2.3 简单原料的制备第34-35页
        2.3.1 溴丙烯的制备第34页
        2.3.2 异丙基碘的制备第34-35页
        2.3.3 丁基锂的制备第35页
    2.4 Grubbs第一代催化剂的制备第35-38页
        2.4.1 苯甲醛-对甲基苯磺酰腙的制备第35-36页
        2.4.2 RuCl_2(PPh3)3的制备第36页
        2.4.3 三环己基膦的制备第36-37页
        2.4.4 Grubbs第一代催化剂的制备第37-38页
    2.5 Grubbs第二代催化剂的制备第38-39页
        2.5.1 N-N′-二(2,4,6-三甲基)苯基乙二亚胺的制备第38页
        2.5.2 N-N′-二(2,4,6-三甲基)苯基乙二胺的制备第38页
        2.5.3 N-N′-二(2,4,6-三甲基)苯基二氢咪唑氯代盐的制备第38-39页
        2.5.4 Grubbs第二代催化剂的制备第39页
    2.6 Grubbs第三代催化剂的制备第39-40页
    2.7 一些底物的制备第40-44页
        2.7.1 N,N-二烯丙基苯甲酰胺的制备第40页
        2.7.2 N,N-二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第40-41页
        2.7.3 N-烯丙基-N-(2-甲基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第41页
        2.7.4 N-烯丙基-N-(3-丁烯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第41-42页
        2.7.5 N,N-二烯丁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第42页
        2.7.6 N,N-二(2-甲基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第42-43页
        2.7.7 2, 2-二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第43页
        2.7.8 1-烯丙氧基2烯丙基苯的制备第43-44页
第三章 二茂铁膦配体修饰的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第44-71页
    3.1 选题背景和设计原理第44-45页
    3.2 合成路线第45-46页
    3.3 实验部分第46-53页
        3.3.1 仪器与试剂第46页
        3.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46-52页
            3.3.2.1 氯代环己烷格氏试剂的制备第46页
            3.3.2.2 二环己基氯化膦 (A1) 的制备第46-47页
            3.3.2.3 环己基二氯化膦 (A2) 的制备第47页
            3.3.2.4 二茂铁二环己基膦FcPCy_2 (A3) 的合成第47-48页
            3.3.2.5 二-二茂铁环己基膦Fc_2PCy(A4) 的合成第48页
            3.3.2.6 三-二茂铁环己基膦Fc3P (A5) 的合成第48-49页
            3.3.2.7 (PCy_3)(Py)_2Cl_2Ru=CHPh (A6) 的合成第49-50页
            3.3.2.8 (PCy_3) (PFcCy_2) (Py)Cl_2Ru=CHPh (A7) 的合成第50页
            3.3.2.9 (PCy_3) (PFc_2Cy) Cl_2Ru=CHPh (A8) 的合成第50-51页
            3.3.2.10 (PCy_3) (PFc_3) (Py)Cl_2Ru=CHPh (A9) 的合成第51页
            3.3.2.11 (H_2IMes) (PFcCy_2) Cl_2Ru=CHPh (A10) 的合成第51-52页
            3.3.2.12 (H_2IMes) (PFc_2Cy) Cl_2Ru=CHPh (A11) 的合成第52页
        3.3.3 催化剂A7, A8, A9在RCM反应中的动力学研究第52-53页
        3.3.4 催化剂A7, A8, A9, A10, A11对不同底物的活性测试第5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3-70页
        3.4.1 典型产物的结构表征第53-66页
        3.4.2 催化剂A7, A8, A9和GI在RCM反应中的动力学研究第66-68页
        3.4.3 催化剂A7,A8和A9对不同底物的活性测定第68-69页
        3.4.4 催化剂A10和A11对不同底物的活性测定第69-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环戊二烯、环庚三烯、茚等修饰的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第71-85页
    4.1 选题背景和设计原理第71-72页
    4.2 合成路线第72页
    4.3 实验部分第72-75页
        4.3.1 仪器与试剂第72页
        4.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72-75页
            4.3.2.1 苯基锂的制备第72-73页
            4.3.2.2 催化剂B1的制备第73页
            4.3.2.3 催化剂B2的制备第73-74页
            4.3.2.4 催化剂B3的制备第74页
            4.3.2.5 五甲基环戊二烯的制备第74页
            4.3.2.6 催化剂B4的制备第74-75页
        4.3.3 催化剂B4在RCM反应中的动力学研究第75页
        4.3.4 催化剂B1、B2、B3和B4对不同底物的活性测试第7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5-84页
        4.4.1 典型产物的结构表征第75-81页
        4.4.2 催化剂B4和GI在RCM反应中的动力学研究第81-82页
        4.4.3 催化剂B1, B2, B3和B4对不同底物的活性测定第82-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羰基修饰的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第85-95页
    5.1 选题背景和设计原理第85页
    5.2 合成路线第85-86页
    5.3 实验部分第86-90页
        5.3.1 仪器与试剂第86页
        5.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86-89页
            5.3.2.1 2-溴乙胺氢溴酸盐的合成第86页
            5.3.2.2 N-(2-氨基乙基)-2,4,6-三甲基苯胺 (C1) 的合成第86-87页
            5.3.2.3 2-(2-(2,4,6-三甲基-苯胺基)-乙胺基)-丙酸乙酯 (C2) 的合成第87页
            5.3.2.4 配体四氟硼酸盐 (C4) 的合成第87-88页
            5.3.2.5 目标产物催化剂的 (C5) 的合成第88-89页
        5.3.3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89-90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0-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金属钯催化的 2-芳基吡啶与扁桃酸的脱羧酰化反应第95-116页
    6.1 选题背景和设计原理第95-96页
    6.2 实验部分第96-111页
        6.2.1 实验仪器第96页
        6.2.2 实验主要试剂第96-97页
        6.2.3 底物的制备第97-103页
            6.2.3.1 2-芳基吡啶类底物的制备第97-101页
                6.2.3.1.1 2-(4-乙酰基苯基)-吡啶等底物的制备第97-98页
                6.2.3.1.2 2-(4-甲基苯基)-吡啶等底物的制备第98-100页
                6.2.3.1.3 2-(3-硝基-苯基)-吡啶的制备第100-101页
                6.2.3.1.4 苯并喹啉的制备第101页
            6.2.3.2 扁桃酸类底物的制备第101-103页
        6.2.4 2-芳基吡啶与扁桃酸类化合物的反应第103-111页
            6.2.4.1 2-芳基吡啶类底物与扁桃酸的反应第103-105页
            6.2.4.2 2-苯基吡啶与扁桃酸类化合物的反应第105-107页
            6.2.4.3 产品的结构表征第107-11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1-114页
        6.3.1 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11-113页
        6.3.2 2-芳基吡啶类底物的扩展第113-114页
        6.3.3 扁桃酸类底物的扩展第114页
    6.4 反应机理第114-115页
    6.5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0-131页
附录 1:简写符合及其意义第131-132页
附录 2:部分化合物的NMR谱图第13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车双动力空调应用研究
下一篇:长春丰越公司试制车间布局改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