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红楼梦》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婚恋观的相似表现 | 第13-22页 |
(一)寄生式婚姻 | 第13-15页 |
1.女性话语权缺失 | 第13-14页 |
2.不幸延及子女 | 第14-15页 |
(二) 交易式婚姻 | 第15-17页 |
1.普遍存在 | 第15-16页 |
2.女性损失更大 | 第16-17页 |
(三)梦想式婚姻 | 第17-19页 |
1.现实与梦想存在差距 | 第17-18页 |
2.差距难以消除 | 第18-19页 |
(四)心灵相通的爱情 | 第19-22页 |
1.相通心灵的彼此寻找 | 第19-20页 |
2.相通心灵的彼此磨合 | 第20-22页 |
二 《红楼梦》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婚恋观的不同表现 | 第22-27页 |
(一) 对责任的态度不同 | 第22-24页 |
1.爱情和责任的矛盾 | 第22-23页 |
2.克制的爱情兼顾责任 | 第23-24页 |
(二) 对情爱和性爱的态度不同 | 第24-27页 |
1.知情更淫、情爱和性爱共生 | 第24-26页 |
2.否定性爱、情爱和性爱分离 | 第26-27页 |
三 《红楼梦》和《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婚恋观的形成原因 | 第27-39页 |
(一) 形成相同婚恋观的原因 | 第27-35页 |
1.封建礼教与基督教义对女性的压迫 | 第27-28页 |
2.男女受教育权利的差异 | 第28-29页 |
3.畸形的婚姻制度剥夺女性权利 | 第29-30页 |
4.女性诉求的转移 | 第30-32页 |
5.肯定自我的要求 | 第32-33页 |
6.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启蒙思想 | 第33-35页 |
(二)形成不同婚恋观的原因 | 第35-39页 |
1.作者的创作目的不同:谈情与说教 | 第35-36页 |
2.作者对传统性爱观态度不同:颠覆与传承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