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协同发展视角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0页
    0.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0.2.1 研究目的第11页
        0.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0.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2-17页
        0.3.1 基本概念界定与阐释第12-14页
        0.3.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二者关系辨析第14-15页
        0.3.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探讨第15-16页
        0.3.4 文献综述评述第16-17页
    0.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17-18页
        0.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0.4.2 研究方法第18页
        0.4.3 研究创新点第18页
    0.5 技术路线第18-20页
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第20-27页
    1.1 基准评价体系构建第20-23页
        1.1.1 协调度第20-21页
        1.1.2 协同度第21-23页
    1.2 分段评价体系构建第23-27页
        1.2.1 失调发展阶段第23-24页
        1.2.2 过渡阶段第24-25页
        1.2.3 协同发展阶段第25-27页
2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计第27-34页
    2.1 指标建立第27-30页
        2.1.1 指标选择原则第27页
        2.1.2 系统指标构建第27-30页
    2.2 模型建立第30-34页
        2.2.1 代数式下标含义第30-31页
        2.2.2 分步建模第31-34页
3 数据来源与检验第34-43页
    3.1 数据选择与处理第34-38页
    3.2 结果检验第38-43页
        3.2.1 产业协同发展的互动模式分析第39-40页
        3.2.2 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41页
        3.2.3 产业协同发展的阶段分析第41-43页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3-47页
    4.1 本文结论第43-44页
        4.1.1 产业协同发展成果明显第43页
        4.1.2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的主导力量第43-44页
        4.1.3 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44页
    4.2 政策建议第44-46页
        4.2.1 加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第44-45页
        4.2.2 调整发展重心以优化产业结构第45页
        4.2.3 开拓需求市场以保证产能第45页
        4.2.4 构建辽宁版产学研发展联盟第45-46页
        4.2.5 推动产业集群内在关联融合第46页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下一篇: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CGSS的统计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