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典型聚合物材料的热解动力学与火蔓延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聚合物材料的热解第16-18页
        1.2.2 聚合物材料的火蔓延第18-21页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1-23页
    1.4 研究目标第23-24页
    1.5 研究思路第24页
    1.6 本文章节安排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2章 实验器材与方法介绍第29-37页
    2.1 实验器材第29-31页
        2.1.1 热电偶第29-30页
        2.1.2 热流计第30-31页
        2.1.3 天平第31页
        2.1.4 数码摄像机第31页
    2.2 材料第31-32页
        2.2.1 XPS和EPS第31-32页
        2.2.2 PU第32页
        2.2.3 PMMA第32页
    2.3 实验仪器第32-35页
        2.3.1 SDT同步热分析仪第32-34页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第34页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3章 遗传算法在典型聚合物材料热解动力学中的应用第37-57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与方法第38-39页
        3.2.1 材料准备及制备第38页
        3.2.2 热重(TG)第38页
        3.2.3 傅里叶红外(FTIR)第38页
        3.2.4 TG-MS联用技术第38-39页
    3.3 热解动力学第39-40页
        3.3.1 KAS法第39页
        3.3.2 FWO法第39-40页
        3.3.3 Friedman法第40页
        3.3.4 动力学模型法第40页
    3.4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40-42页
        3.4.1 代、个体和基因第40-41页
        3.4.2 吻合度第41页
        3.4.3 交叉和变异第41-42页
    3.5 遗传算法热解动力学计算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3.5.1 XPS动力学第42-45页
        3.5.2 PU遗传算法计算第45-48页
        3.5.3 PU产物的分离计算第48-50页
        3.5.4 FTIR及TG-MS对实验结果的验证第50-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第4章 聚合物保温材料的火蔓延特性及其模型研究第57-73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水平火蔓延实验研究第58-59页
        4.2.1 实验装置第58页
        4.2.2 实验参数测量第58-59页
    4.3 水平火蔓延模型第59-63页
        4.3.1 热传导第60-61页
        4.3.2 热对流第61-62页
        4.3.3 热辐射第62-63页
        4.3.4 辐射热损失第63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3-70页
        4.4.1 气固相温度第63-65页
        4.4.2 火蔓延速度第65-66页
        4.4.3 质量损失速率第66-68页
        4.4.4 池火长度第68-69页
        4.4.5 火焰高度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5章 PMMA聚合物材料水平火蔓延行为及其模型研究第73-87页
    5.1 研究背景第73-74页
    5.2 热薄型火蔓延模型第74-76页
    5.3 PMMA水平火蔓延实验第76-78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8-84页
        5.4.1 PMMA水平火蔓延及热解第78-79页
        5.4.2 火蔓延的速度与火焰的热反馈第79-82页
        5.4.3 模型验证第82-83页
        5.4.4 无量纲火焰高度分析第83-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6章 PMMA聚合物材料竖直火蔓延行为及其模型研究第87-101页
    6.1 研究背景第87-88页
    6.2 实验装置第88-89页
    6.3 雷诺假设第89-90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90-96页
        6.4.1 竖直火蔓延第90-92页
        6.4.2 火蔓延速度第92-93页
        6.4.3 质量损失速率第93-95页
        6.4.4 火焰高度量纲分析第95-96页
    6.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5页
    7.1 主要结论第101-103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03-104页
    7.3 工作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7-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忘记、关系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开放度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服务型领导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以共享心智模式为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