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协调”理念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2.观察学习法 | 第14-15页 |
3.行动研究法 | 第15页 |
4.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生活与哲学》中辩证法原理的教材分析 | 第16-21页 |
(一)《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 | 第16-17页 |
(二)《生活与哲学》中的辩证法教材分析 | 第17-21页 |
1.逻辑分析 | 第17页 |
2.内容分析 | 第17-21页 |
二、辩证法原理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 第21-25页 |
(一)符合学情特点 | 第21页 |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 第21-22页 |
1.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之比较 | 第21-22页 |
2.案例教学法与谈话法之比较 | 第22页 |
(三)选取“协调”理念作为辩证法教学案例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1.新课标为“协调”理念作为案例提供了可能性 | 第22-23页 |
2.符合辩证法在高考中的出题形式 | 第23-25页 |
三、“协调”理念在辩证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反思 | 第25-36页 |
(一)“协调”理念在辩证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25-33页 |
1.“协调”理念在整体与部分关系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2.“协调”理念在辩证否定观中的具体应用 | 第28-30页 |
3.“协调”理念在矛盾特殊性中的具体应用 | 第30-33页 |
(二)“协调”理念在辩证法教学中的反思 | 第33-36页 |
1.教学目标反思 | 第33-34页 |
2.教学过程反思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