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水循环全过程能耗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存在问题及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社会水循环全过程能耗概述 | 第19-29页 |
2.1 自然-社会水循环过程 | 第19-22页 |
2.1.1 自然水循环 | 第19页 |
2.1.2 社会水循环 | 第19-22页 |
2.2 社会水循环全过程水能纽带关系解析 | 第22-25页 |
2.2.1 水能关系概述 | 第22-23页 |
2.2.2 社会水循环能耗过程 | 第23-25页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25-29页 |
2.3.1 自然概况 | 第25-26页 |
2.3.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27页 |
2.3.3 水资源与能源概况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社会水循环全过程能耗评价方法 | 第29-57页 |
3.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第29-30页 |
3.2 取水能耗 | 第30-34页 |
3.2.1 地表水取水 | 第30-31页 |
3.2.2 地下水取水 | 第31-34页 |
3.3 供水能耗 | 第34-41页 |
3.3.1 制水 | 第34-39页 |
3.3.2 输配水 | 第39-41页 |
3.4 用水能耗 | 第41-52页 |
3.4.1 家庭生活用水 | 第41-43页 |
3.4.2 公共生活用水 | 第43-47页 |
3.4.3 工业用水 | 第47-52页 |
3.5 排水及再生水回用能耗 | 第52-57页 |
3.5.1 污水收集 | 第52-53页 |
3.5.2 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 | 第53-57页 |
第四章 京津冀社会水循环全过程能耗评价结果 | 第57-67页 |
4.1 全过程能耗分析 | 第58-60页 |
4.2 能耗强度比较 | 第60页 |
4.3 区域能耗分布 | 第60-64页 |
4.4 区域能源消费结构 | 第64-67页 |
第五章 京津冀水能协同管理建议 | 第67-73页 |
5.1 社会水循环节能途径 | 第67-69页 |
5.2 水与能源协同发展 | 第69-73页 |
5.2.1 水与能源协同发展现状 | 第69-70页 |
5.2.2 协同管理方法 | 第70页 |
5.2.3 水能协同发展建议 | 第70-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