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化学反应型光诱导电子转移荧光探针:合成、性质及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荧光传感技术第10页
    1.2 荧光分子探针的构成第10-12页
        1.2.1 识别基团(recognition group)第11页
        1.2.2 荧光团(reporter group)第11页
        1.2.3 连接基团 (Spacer)第11-12页
    1.3 荧光探针的传感机制第12-19页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 (PET,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第12-14页
        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 (ICT,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第14-17页
        1.3.3 激基缔合物 (excimer)第17-18页
        1.3.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 fluorescence resonace energy transfer)第18页
        1.3.5 其他原理第18-19页
    1.4 荧光探针分类第19-25页
        1.4.1 上转换材料第20-21页
        1.4.2 共轭聚合物第21-22页
        1.4.3 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第22-24页
        1.4.4 金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第24-25页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基于PET过程的一氧化氮反应型荧光探针第27-37页
    2.1 分子设计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2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2.2.2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29-32页
        2.2.3 探针分子性能测试第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2.3.1 可行性验证第32-33页
        2.3.2 NO对探针A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3-35页
        2.3.3 探针A检测细胞内NO的荧光成像实验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基于PET过程的半胱氨酸反应型荧光探针第37-46页
    3.1 分子设计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1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38-39页
        3.2.2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39-41页
        3.2.3 探针分子性能测试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4页
        3.3.1 含Cys化合物对探针B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1-43页
        3.3.2 探针B的特异性选择第43-44页
        3.3.3 细胞成像第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基于PET过程的过氧化氢反应型荧光探针第46-53页
    4.1 分子设计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1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48-50页
        4.2.2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50-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2-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3-64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释学视域下中国建筑传统的当代诠释
下一篇:论地域文化在展示语言中的转译--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司城博物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