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论文

解释学视域下中国建筑传统的当代诠释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章 建筑传统的解释学探源第15-27页
    第一节 中西解释学概述第15-19页
        一、西方解释学第15-17页
        二、中国训诂学第17-19页
    第二节 两种解释学视域第19-23页
        一、历史的视域第19-21页
        二、现时的视域第21-23页
    第三节 从现时的视域解释建筑传统第23-27页
第二章 形——用形式语言诠释"礼乐复合"的审美观第27-43页
    第一节 "礼乐复合"的审美观第27-28页
    第二节 原初形式的推演第28-42页
        一、屋顶造型第29-33页
        二、立面构图第33-36页
        三、色彩搭配第36-39页
        四、结构体系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象——用符号语言诠释"象天法地"的世界观第43-59页
    第一节 "象天法地"的世界观第43-44页
    第二节 象征意象的关联第44-58页
        一、宇宙图式的象征第44-50页
        二、祥瑞灵兽的象征第50-52页
        三、仙山圣境的象征第52-55页
        四、祈福纳吉的象征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构——用空间语言诠释"以人为本"的空间观第59-77页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空间观第59-60页
    第二节 空间结构的重组第60-75页
        一、院落单元第60-64页
        二、宅院组合第64-69页
        三、街院布局第69-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境——用材料语言诠释"土木为居"的生命观第77-93页
    第一节 "土木为居"的生命观第77-78页
    第二节 场所精神的延续第78-91页
        一、木质材料第79-85页
        二、土质材料第85-89页
        三、石质材料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六章 道——用环境语言诠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第93-109页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第93-95页
    第二节 人居哲学的体悟第95-107页
        一、藏风第95-98页
        二、得水第98-100页
        三、采光第100-102页
        四、造景第102-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结语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图片来源第112-121页
附录第121-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创新--以贵州省龙潭村的建构实践为例
下一篇:化学反应型光诱导电子转移荧光探针:合成、性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