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白光LED的发展 | 第9-10页 |
1.2 白光LED的优点 | 第10页 |
1.3 白光LED的实现方式 | 第10-11页 |
1.4 白光LED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1.5 白光LED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5.1 各体系白光LED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5.2 磷酸盐体系的白光LED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5.2.1 磷酸盐红色荧光粉 | 第15-16页 |
1.5.2.2 磷酸盐蓝色荧光粉 | 第16页 |
1.5.2.3 磷酸盐绿色荧光粉 | 第16-17页 |
1.5.2.4 磷酸盐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 | 第17-18页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8-19页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LaPO_4:RE(RE=Eu~(3+), Tb~(3+))及BiPO_4:RE(RE=Dy~(3+), Tb~(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3 样品的制备 | 第21页 |
2.2.4 样品的表征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3.1 XRD分析 | 第22-23页 |
2.3.2 IR分析 | 第23-24页 |
2.3.3 粒度分析 | 第24-25页 |
2.3.4 光谱分析 | 第25-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Na_3Y(PO_4)_2:RE(RE=Eu~(3+), Tb~(3+))荧光粉的制备和光谱特性的研究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3.2.3 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3.2.4 样品的表征 | 第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3.3.1 XRD分析 | 第31-32页 |
3.3.2 IR分析 | 第32-33页 |
3.3.3 粒度分析 | 第33-34页 |
3.3.4 形貌分析 | 第34页 |
3.3.5 光谱分析 | 第34-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Zn_3(PO_4)_2:Tb~(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37-46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4.2.3 样品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4 样品的表征 | 第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4.3.1 XRD分析 | 第39-42页 |
4.3.2 IR分析 | 第42-44页 |
4.3.3 粒度分析 | 第44-45页 |
4.3.4 光谱分析 | 第45页 |
4.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LiBaPO_4:Dy材料的制备和光谱特性研究 | 第46-53页 |
5.1 引言 | 第46-4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5.2.3 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5.2.4 样品的表征 | 第4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5.3.1 XRD分析 | 第48-49页 |
5.3.2 LiBaPO_4的红外光谱 | 第49-50页 |
5.3.3 LiBa_(0.96)Dy_(0.04)PO_4的荧光光谱特征 | 第50页 |
5.3.4 LiBa_(0.96)Dy_(0.04)PO_4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曲线 | 第50-51页 |
5.3.5 LiBa_(0.96)Dy_(0.04)PO_4磷光体的三维热释光谱 | 第51-52页 |
5.4 结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