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一) 研究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二、相关研究现状第9-13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点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页
        (二) 研究内容第13-14页
        (三) 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1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一) 公共服务岗位第15页
        (二) 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第15-16页
        (三) 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第16页
    二、相关理论第16-17页
        (一) 市场失灵理论第16-17页
        (二) 社会保障理论第17页
    三、加强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的必要性第17-19页
        (一)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第17-18页
        (二) 岗位工作紧密衔接的必要措施第18页
        (三) 激励大学生实现价值的现实需要第18-19页
第三章 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9-29页
    一、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现状第19-22页
        (一) 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设置要求第19-20页
        (二) 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开发现状第20-21页
        (三) 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人员管理现状第21-22页
    二、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一) 岗位设置科学性欠缺第22-23页
        (二) 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第23页
        (三) 薪酬管理激励不足第23-24页
        (四) 长效管理不够明确第24-26页
    三、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6-29页
        (一) 缺少可借鉴的经验第26页
        (二) 从业人员素养不高第26-27页
        (三) 非理性的社会定位第27页
        (四) 管理思维路径依赖第27-29页
第四章 加强H市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的对策第29-36页
    一、拓宽岗位来源,增加岗位设置第29-31页
        (一) 科学设置岗位第29页
        (二) 丰富岗位来源第29-30页
        (三) 鼓励非政府组织开发公共服务岗位第30-31页
    二、完善管理机制,巩固人员队伍第31-33页
        (一) 健全考核制度第31-32页
        (二) 规范进出机制第32页
        (三) 增强岗位适应性第32-33页
    三、提高福利待遇,做好关怀管理第33-34页
        (一)提高工资待遇水平第33页
        (二)落实生活补助和社保补贴第33页
        (三)做好关怀管理第33-34页
    四、提升就业能力,明确发展前景第34-36页
        (一) 加强进修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第34页
        (二) 以见习性岗位对接就业市场第34-35页
        (三) 开辟转聘基层特岗渠道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40-41页
附录第41-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