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高启生平和著述 | 第8-9页 |
二、新时期高启诗歌研究 | 第9-19页 |
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学术价值 | 第19-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二、研究意义及学术价值 | 第19-21页 |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歌“雨”意象概述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古典诗歌“雨”意象发展历程述略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传统“雨”意象的基本特征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启诗歌中的“雨”意象 | 第25-45页 |
第一节 听雨 | 第26-33页 |
一、滴漏绵绵的细雨 | 第26-29页 |
二、恣肆翛翛的急雨 | 第29-33页 |
第二节 观雨 | 第33-39页 |
一、观景抒情 | 第33-37页 |
二、象由心生 | 第37-39页 |
第三节 感雨 | 第39-45页 |
一、四季更替、时光如梭的感慨 | 第39-42页 |
二、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感悟 | 第42-45页 |
第三章 高启“雨”意象的情感内涵与时代印记 | 第45-69页 |
第一节 借“雨”抒愁 | 第45-57页 |
一、离思之苦 | 第46-49页 |
二、时逝之悲 | 第49-53页 |
三、乱世之叹 | 第53-57页 |
第二节 托“雨”言志 | 第57-63页 |
一、风雨如晦:儒家入世情怀的彰显 | 第57-60页 |
二、沐雨清风:吴地自适传统的继承 | 第60-63页 |
第三节 “仕”“隐”摇摆之间:理学影响下士的“贞节”观 | 第63-69页 |
一、归隐山林的“守贞” | 第65-66页 |
二、择主而仕的“守节” | 第66-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附录:高启诗歌雨意象的统计表格 | 第7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后记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