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电池热管理系统概述第15-16页
    1.3 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1 空冷式电池散热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液冷式电池散热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相变材料电池散热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电池热特性研究现状第20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锂电池热特性分析和内阻拟合第22-32页
    2.1 锂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2-24页
        2.1.1 锂电池结构第22-23页
        2.1.2 锂电池工作原理第23-24页
    2.2 锂电池的生热机理分析第24-26页
    2.3 电池传热特性分析和内阻拟合第26-31页
        2.3.1 电池传热特性分析第26-27页
        2.3.2 内阻特性分析和测量方法第27-29页
        2.3.3 内阻的数据拟合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锂电池热模拟模型建立与试验验证第32-40页
    3.1 锂电池热模拟计算模型第32-33页
    3.2 锂电池热物性参数确定第33-34页
        3.2.1 比热容第33-34页
        3.2.2 电池导热系数第34页
    3.3 锂电池热模型建立第34-37页
        3.3.1 电池单体的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第34-35页
        3.3.2 边界条件设置第35-36页
        3.3.3 电池热源的UDF程序编写和加载第36-37页
    3.4 单体电池瞬态温度场分析和实验验证第37-39页
        3.4.1 电池温度场分析第37-38页
        3.4.2 电池热模型实验验证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AVL-Cruise的电池组典型工况下的动态性能研究第40-54页
    4.1 新能源汽车整车模型搭建第40-45页
        4.1.1 AVL-Cruise软件建模流程介绍第40-41页
        4.1.2 整车模型搭建第41-42页
        4.1.3 电机模型第42-44页
        4.1.4 电池模型第44-45页
    4.2 基于AVL-Cruise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的电池热特性分析第45-47页
        4.2.1 Simulink仿真模块建立第45-46页
        4.2.2 温度计算模块第46-47页
        4.2.3 编译和联合仿真第47页
    4.3 新能源汽车行驶工况性能仿真第47-53页
        4.3.1 计算工况第48-49页
        4.3.2 JA1015循环工况仿真结果第49-51页
        4.3.3 HWFET循环工况仿真结果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电池散热系统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第54-70页
    5.1 电池组散热系统仿真模型第54-58页
        5.1.1 电池组散热结构模型第54-55页
        5.1.2 电池组散热系统网格模型第55-56页
        5.1.3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第56-58页
    5.2 仿真结果分析第58-60页
    5.3 散热系统结构优化第60-68页
        5.3.1 散热系统进出口改进方案第61-65页
        5.3.2 散热系统冷板结构改进方案第65-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全文总结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环境中城市公交站点处污染物扩散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研究--基于银行负外部性视角